[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提纯冷却液蒸汽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9424.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恒;刘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鲲鹏凌昊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F28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分离 技术 提纯 冷却液 蒸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提纯冷却液蒸汽的装置,包括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热源,所述密封腔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离膜,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密封腔体顶部的另一侧通过设有的两根管道与外部循环冷却管的两端固定连通,所述外部循环冷却管的两侧通过管道贯通密封腔体与冷凝器两侧设有的管道固定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经分离膜提纯之后的冷却液蒸汽,与冷凝器之间没有空气阻隔,接触更充分,冷凝效果更好,使得冷却液蒸汽液化更快速,更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热源停止工作后,密封腔体内部压力减小,空气还可以回流,保证内外压力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纯冷却液蒸汽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提纯冷却液蒸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电子产品(特别是CPU、GPU)的发热和散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散热技术的发展,液冷散热逐步推向市场,而浸没式气液两相流液冷散热属于液冷散热技术的前沿科技,浸没式两相流液冷散热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热源直接浸没在绝缘冷却液液体中,热源发热,热量散发在与热源接触的液体中,液体受热后沸腾(绝缘冷却液的液体沸点有多种,从40℃到120℃可选)带走热量,蒸汽上升后,遇冷凝器,在冷凝器上冷凝后,回流到液体腔,循环往复,实现热平衡。
两相流散热技术虽然工作原理清晰,但是实际应用中,散热效果远远不如预期的效果,经反复验证,确认为冷凝器周围凝聚着空气,形成一层空气保护膜,影响了蒸汽与冷凝器的接触面积,使得蒸汽的冷却速率下降,影响冷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提纯冷却液蒸汽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 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提纯冷却液蒸汽的装置,包括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热源,所述密封腔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离膜,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密封腔体顶部的另一侧通过设有的两根管道与外部循环冷却管的两端固定连通,所述外部循环冷却管的两侧通过管道贯通密封腔体与冷凝器两侧设有的管道固定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腔体内部的底端填充有绝缘冷却液,且绝缘冷却液没过热源,所述绝缘冷却液是由氟化液的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腔体内部的顶端填充有混合气体,且混合气体由空气和氟化液蒸汽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腔体顶部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管道口,且两个管道口均与冷凝器两侧的管道和外部循环冷却管两侧的管道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经分离膜提纯之后的冷却液蒸汽,与冷凝器之间没有空气阻隔,接触更充分,冷凝效果更好,使得冷却液蒸汽液化更快速,克服了浸没式气液两相流液冷技术的瓶颈,更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热源停止工作后,密封腔体内部压力减小,空气还可以回流,保证内外压力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源停止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腔体;2、热源;3、冷凝器;4、排气管;5、分离膜;6、排气孔;7、外部循环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鲲鹏凌昊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鲲鹏凌昊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波导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脑电信号采集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