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焦透镜及其形成方法、光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9591.8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3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凤芹;黄河;桂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汤金燕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透镜 及其 形成 方法 光学 设备 | ||
1.一种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及高度延伸方向以内为内侧区域;
第一柔性透光片,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位于所述内侧区域;
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两侧,以夹持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边缘;所述第一制动器的第一可动端和所述第二制动器的第二可动端被配置为在所述制动组件的制动状态下向目标方向翘曲,以向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施加沿所述目标方向的力,使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在所述目标方向产生形变;
柔性透镜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黏合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可动端,所述第二制动器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可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一可动端和所述第二可动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两侧,以夹持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镜体与所述支撑体之间具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焦透镜还包括第二柔性透光片,所述第二柔性透光片黏合所述柔性透镜体的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关于于所述柔性透镜体对称;
所述制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制动器和第四制动器;所述第三制动器包括第三固定端和第三可动端,所述第四制动器包括第四固定端和第四可动端;所述第三固定端和所述第四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三可动端和所述第四可动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透光片的两侧,以夹持所述第二柔性透光片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可动端和第二可动端滑动接触;和/或,所述第二柔性透光片分别与所述第三可动端和所述第四可动端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端位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朝向所述目标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可动端位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可动端被配置为在翘曲状态下带动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边缘向所述目标方向运动;和/或,所述第二可动端被配置为在翘曲状态下推动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边缘向所述目标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镜体的第二表面为浮空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空面为平面、第一曲面或者第二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曲面为向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所在方向弯曲的面;所述第二曲面为向远离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方向弯曲的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和/或所述第二柔性透光片包括柔性玻璃片;
和/或,所述柔性透镜体包括柔性聚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和/或所述第二柔性透光片分别与所述柔性透镜体具有相同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压电驱动制动器、静电驱动制动器、热驱动制动器和磁驱动制动器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为环形,所述制动组件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柔性透光片的形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5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喷雾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