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芽体切分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9668.1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谢越;陈童;任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15;A01G24/28;A01G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闫萍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切分 提高 黄花菜 繁殖系数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芽体切分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与单株芽体繁殖方法相比,对短缩茎上主芽和侧芽进行不同比例的纵向切分,利用基质进行育苗,3天即能发芽,成活率达78‑93%,繁殖系数达到1.56‑2.80,30天即能成苗移栽;切分芽体打破了顶端优势,促进短缩茎上隐芽萌发,有利于利用扦插苗进行后期扩繁;本发明操作基于芽体进行切分,操作容易,成本低,有利于提高黄花菜的良种扩栽速度,以及保持营养繁殖遗传种性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花菜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芽体切分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花菜(Hemerocallis sp.),别名金针菜,具有观赏价值,起源自我国南部和日本及欧洲的温带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方均有种植。黄花菜的花、根、苗均可入药,其花也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花类蔬菜。黄花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黄花菜可鲜食,但多数被制成干制品,销往国内外。其中,山西大同拥有600余年的黄花种植史,是中国黄花主产地之一。目前大同黄花种植面积达26.1万亩,约占全国黄花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
大同黄花菜种苗繁殖方式主要分为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由于黄花菜不易结籽,种子萌发率低,后代分化系数大,繁殖系数较低,加上生长速度较慢、周期较长、童期长,种子繁殖方法使用受到限制。目前,黄花菜生产上主要利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扩繁。黄花菜无性繁殖常用方法包括分株繁殖、扦插和组织培养等。其中,分株繁殖法虽然操作简单,不需育苗,但繁殖率最低,不仅限制良种的扩栽速度,也容易传播茎基腐病害;组织培养虽可以大大缩短成苗时间,增加繁殖系数,有利于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但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操作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扦插方法可利用花莛和短缩茎作为材料:花莛扦插操作简单,但时间受限,只能在花蕾采收后、花莛仍保持绿色时进行,且出苗率较低,成功率不高;短缩茎扦插主要基于大同黄花菜根茎上的芽体进行扩繁,短缩茎扦插繁殖方法是基于黄花菜芽片上的芽体(主芽、侧芽、隐芽)位置进行切割扩繁,具体可分为芽块繁殖、切片繁殖和分芽繁殖。但由于隐芽萌发前难以辨别位置导致技术要求较高,且切分导致芽块/片创面大、营养体小,影响芽体萌发和成苗质量,也容易伤根感染病害。
随着黄花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亟需研发一种成本低、时间短、操作管理简单的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育苗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芽体切分提高黄花菜种苗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时间短,幼苗成活率和生根率高,繁殖系数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芽体切分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选取芽体完整且健康的黄花菜短缩茎,在同一短缩茎上的主芽和侧芽之间沿垂直方向采用刀具将主芽和侧芽分离,保证分离后的主芽和侧芽都带有部分短缩茎和肉质根,备用,并将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体积比2:1:1的比例充分混合作为基质,所述刀具在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半小时;
扦插苗准备:将刀具于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利用灭菌后的刀具对上述步骤得到的主芽和侧芽进行切割,切割方法如下:以主芽芽体顶端为中心,沿纵向方向将主芽平均切分成3等份,保证每部分都带有部分短缩茎和肉质根;以侧芽芽体顶端为中心,沿纵向方向将侧芽平均切分成2等份,保证每部分都带有部分短缩茎和肉质根;
基质准备:将基质充分混合,填充入育苗钵,填充高度为7cm减去扦插苗的长度,以保证放入扦插苗后芽体部分位于育苗钵7cm处,育苗钵规格为长7cm,宽7cm,高8cm;
扦插:将切割好的主芽和侧芽放入育苗钵正中心,并保证扦插苗芽体位于育苗钵7cm处,用混合好的基质填充扦插苗周围,并将基质用水浇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停机化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闸缝墩立模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