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0016.X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堂;陈潼樾;张春燕;陈元晖;张羽;王洪阶;郎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17/14;C09K101/00;C09K109/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中玖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2219 | 代理人: | 姜姗姗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良 苏打 盐碱土 多功能 c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及其应用,所述的菌C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建议分类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us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54,保藏时间为2020年6月28日;菌C1耐盐碱、利用葡萄糖产有机酸降低pH、降解水稻秸秆产纤维素酶并分泌胞外多糖,将菌液与水稻秸秆、硫酸铵和磷酸钙施入土壤促进水稻秸秆的降解,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总量和水稳态含量,促进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降低电导率,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力,解决了水稻秸秆改良苏打盐碱土过程速度慢和效果单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苏打盐碱土主要分布在东北松嫩平原等地区,由于土壤的含盐量和碱化度较高,导致土壤pH较大,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较低,土壤有机质形成和固持能力较低,从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功能,导致苏打盐碱土的自然恢复难度大。水稻秸秆还田土壤,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透水透气性,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我国苏打盐碱土主要地处低温期较长的东北地区,且土壤微生物数量少和植物养分结构不合理,导致水稻秸秆在土壤中的转化率低,形成的有机质容易碱溶流失,从而影响了改良效果,因此利用耐盐碱的土著微生物及其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苏打盐碱土的改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用于苏打盐碱土改良的微生物主要包括产有机酸、降解纤维素和产胞外分泌物的菌,不仅存在菌种资源匮乏的情况,而且在应用上也主要是利用具有单一功能的微生物,缺乏多功能微生物资源及其对苏打盐碱土改良方法的研究,严重制约了微生物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并且针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改良的菌种资源及其应用更为稀少,因此迫切需要获得适应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的土著多功能微生物,辅以相应的应用方法与技术,实现有机物料在苏打盐碱土中的快速转化、土壤结构快速优化和养分物质的活化和保持,从而满足苏打盐碱土改良后的可持续利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盐碱的多功能菌株命名为C1,用于水稻秸秆还田苏打盐碱土过程中,该菌株可通过产生有机酸来降低土壤pH和增加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降解水稻秸秆产纤维素酶并分泌胞外多糖,从而加速水稻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总量和水稳态含量,增加土壤中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实现苏打盐碱土多重障碍因子的同时消除,促进苏打盐碱土的可持续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建议分类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54,保藏时间为2020年6月28日。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步骤S1、取新鲜的苏打盐碱土10g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在28℃和160 r/min条件下振荡30min,静止10min后,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改良LB液体培养基中在28℃和160r/min条件下培养24h,用梯度稀释法将培养液涂布于土壤肉汤固体培养基上,在28℃下培养48h,再利用土壤肉汤固体培养基将外观呈明显差异的单个菌落进行划线纯化,得到纯化菌株;
所述的改良LB液体培养基为将胰蛋白胨10g、NaCl 30g、酵母浸粉5g和蒸馏水1L混和,用1mol/L的NaOH调节pH为8;
所述的土壤肉汤固体培养基为将葡萄糖5g、磷酸钙5g、磷酸二氢钾0.0584 g、磷酸氢二钾0.1547g、15-18g琼脂、1000mL土壤浸提液混合,调节pH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洁去污分离功能的医疗塑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热镀锌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