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0754.4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许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15 | 分类号: | H04L47/215;H04L47/6275;H04L41/089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徐世俊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申请针对HTB算法的改进优化,当高优先级以及低优先级队列发送数据所需带宽都高于保证带宽时,在保障所有队列的保证带宽前提下,尽可能将可借用带宽分给高优先级队列,以保障高优先级队列的可借用带宽的优先分配,对原有逻辑改动较小,降低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保障可借用带宽的优先分配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阻塞和带宽延时保障等问题的重要技术。当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电视基本没有QoS功能,因而没有办法在网络应用上对不同的业务进行优先级区分。这导致一些诸如语音类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在弱网环境下无法得到优先级最高的带宽保障,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在考虑到系统兼容性以及稳定性的情况下,目前在电视系统上进行QoS功能开发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Iptables配合TC(显示/维护流量控制设置)指令,依靠HTB(HierarchyToken Bucket,分层令牌桶)算法实现QoS的出队过程。其中,Iptables组件是一种工具,也称为用户空间(user space),是与最新的3.5版本Linux内核集成的IP信息包过滤系统;它使插入、修改和除去信息包过滤表中的规则变得容易。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目前基于HTB算法初始的设计在带宽有波动的情形下,实际带宽小于总限制带宽时,队列各优先级带宽借用策略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导致业务带宽优先级分配无法优先得到相应的保障。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HTB算法的数据出队调度时功能接口处理流程为:进行HTB出队调度操作;根据队列优先级依次调度;判断相应的功能接口是否处于激活状态;若功能接口未处于激活状态,则返回根据队列优先级依次调度;若功能接口处于激活状态,则执行数据出队;当数据从HTB队列出队后,判断HTB队列的缓存数据是否已发送完毕;若缓存数据已发送完毕,则进行关闭功能接口操作,并返回HTB出队调度操作;若缓存数据未发送完毕,则直接返回HTB出队调度操作。在整个HTB队列处于令牌借用状态时,HTB队列在调度过程中,只有当数据发送完,才会将相应功能接口关闭。若低优先级HTB队列一直存在大量数据需要发送时,将一直占据父节点可借用资源,而高优先级HTB队列只能与低优先级HTB队列平分父节点可借用资源,没有办法达到优先享有父节点可借用资源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保障高优先级业务优先使用可借用带宽,同时保障各优先级业务的保证带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定第一分层令牌桶HTB队列处于令牌借用状态时,判断处于令牌借用状态的第二HTB队列是否需要进行数据发送,其中,所述第二HTB队列与所述第一HTB队列向同一上一级节点借用令牌,且所述第二HTB队列的队列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HTB队列的队列优先级;若所述第二HTB队列需要进行数据发送,则控制所述第二HTB队列借用所述上一级节点的令牌进行数据发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判定第一分层令牌桶HTB队列处于令牌借用状态时,判断处于令牌借用状态的第二HTB队列是否需要进行数据发送,其中,所述第二HTB队列与所述第一HTB队列向同一上一级节点借用令牌,且所述第二HTB队列的队列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HTB队列的队列优先级;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二HTB队列需要进行数据发送时,控制所述第二HTB队列借用所述上一级节点的令牌进行数据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