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无害化快速高效处理钻蛀类害虫蛀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0805.3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宫庆涛;张坤鹏;贾厚振;姜莉莉;武海斌;孙瑞红;李素红;彭金海;李桂丽;张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5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害化 快速 高效 处理 钻蛀类 害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无害化快速高效处理钻蛀类害虫蛀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负压无害化处理装置进行,该方法包括1)收集受害果蔬,装入处理袋中,通过密封条密封处理袋;2)开启移动电源和负压抽气装置,负压抽气装置对虫果处理部分的处理袋进行抽气,直至气流表显示为0,抽气完毕,断开气阀密封口与气阀对接口的连接,实现对钻蛀类害虫蛀果快速高效无害化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效果高,解决了现有田间钻蛀类害虫蛀果处理不彻底、致死速度慢、效果差等问题,表现害果处理的彻底性、速效性、高效性、便宜性特点,可以快速高效负压无害化处理钻蛀类害虫造成的蛀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无害化快速高效处理钻蛀类害虫蛀果的方法,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钻蛀类害虫是目前造成我国果蔬重大损失的主要害虫之一,如实蝇类(橘小实蝇、橘大实蝇、蜜柑大实蝇、瓜实蝇、三点棍腹实蝇、枣实蝇、具条实蝇等)、食心虫类(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桃蛀螟、李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核桃举肢蛾等)、象甲类(梨虎象、杏虎象等)和蛀果蜂类(梨实蜂、桃仁蜂、杏仁蜂、李单室叶蜂等)。该类害虫主要以幼虫在果蔬内部蛀食为害,以成虫在果蔬表皮产卵,造成落果或果实腐烂,钻蛀类害虫往往一年发生多代,发生期处理不当可造成当年或次年爆发式危害,给果蔬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果蔬害果处理可有效抑制虫害发生数量的进一步增加,避免因虫群的扩散蔓延而对水果生产造成新的、更大的危害。该方法针对具有分布范围广、飞行能力强、产卵量大、种群扩散速度快等特点的实蝇类和食心虫类害虫防控尤为重要。
以橘小实蝇为例,目前处理果蔬害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7种方法:①浸水法。橘小实蝇幼虫浸入水中可耐受3~4天,更长的时间将不能继续生存。②沼池沤杀法。本方法通过建设一定体积的水池,将虫果、落果、烂果倒入沤肥的水池中浸泡约8~20天可杀死橘小实蝇幼虫。③开水烫煮法。蒸热和冷藏综合杀虫时把切开的蛆果放入沸水中煮烫10分钟并晒干效果显著。④毒液浸泡法。采用甲维盐、毒死蜱、辛硫磷、甲氰菊酯等浸果处理效果在60.7~95.2%之间。⑤地面覆膜法。在果园土面应用塑料薄膜覆盖蛆果处理30天,实蝇幼虫和蛹死亡率100%。⑥挖坑深埋法。8~11月份摘除或捡拾受害果,撒上生石灰后填土,集中深埋(填土厚度30cm以上)。⑦土壤翻耕法。结合冬耕和春耕,把大部分虫体暴露于土表杀死,压低来年虫口基数。上述操作中,方法①、②需要建设水池,且处理时间较长,为3~20天;方法③需浪费大量能源,且易造成空气污染;方法④可选择药剂较少、需要修建水池;方法⑤易引起农膜污染且在山地等不平整的果园较难实现;方法⑥、⑦操作繁琐,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以上方法难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近年来,有报道南方地区利用黑色塑料袋吸热增温闷杀橘小实蝇幼虫研究,但南方和北方光照等环境条件差异显著,使北方难以达到实蝇幼虫的致死条件,效果极差。
中国南方果树2007年第36卷第5期,公开了一种处理柑桔大实蝇危害果的新方法——塑料袋闷杀法,按照5~10kg每袋加入高毒农药敌敌畏500倍液晴天处理48小时;2012年第41卷第3期湖北省秭归县植保植检站易继平等提到采用普通塑料袋闷杀法处理柑橘大实蝇为害造成的蛆果效果较好,但其闷杀处理时间至少在10-20天以上。以上试验均开展华中地区,具有地域局限性且同样存在采用高毒农药污染环境、处理需时较长等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209489228U公开一种多肉病害虫处理装置,该多肉病害虫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件、供药件和废液收集件,处理件包括处理箱、置物网架、第一喷洒管、第二喷洒管、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中的置物网架承载多肉,第一喷洒管接收供药件内的药液并给多肉底端进行喷洒药液,第一输送管将第一喷洒管内的药液输送至第二喷洒管,第二喷洒管给多肉顶端喷洒药液,保证对多肉进行全角度的药液处理,增大单位时间内接触的药液的多肉的表面积,提高处理害虫的效率。但该装置需要消耗药液,污染环境,且一般农药药液混配后难以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相,易出现沉淀等现象,降低药效发挥;另外,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不便于携带,不适合田间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华导入仪
- 下一篇:一种操作中便于及时清除残留液体的内窥镜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