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钽排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1113.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7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贤;李同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正域睿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86 | 代理人: | 王锦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钽排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钽排胶设备,包括:排胶炉体、连接排胶炉体的加热组件、以及连接排胶炉体的冷凝组件。排胶炉体包括:反应腔和连接反应腔的尾气腔。反应腔为水平设置的直管。尾气腔的入口端连接反应腔的出口端,且尾气腔的入口端的口径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口径相同。尾气腔为向下弯曲的弯管,且尾气腔的内腔口径沿尾气腔的入口端朝向尾气腔的出口端方向逐渐缩小。加热组件连接反应腔以使得反应腔的内腔达到工作温度。冷凝组件连接尾气腔以使得尾气腔排出的尾气中的胶油被冷凝分离。上述多孔钽排胶设备,将尾气腔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弯管,从而引导位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底部位置的尾气顺利地汇入到尾气腔中,减少尾气返流的概率,提高排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材料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钽排胶设备。
背景技术
多孔钽是一种医用植入的金属结构,其主要应用于骨组织受损治疗,通过将多孔钽填充到受损的骨骼处,代替缺失的人体骨骼起到支撑的作用。而在多孔钽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排胶处理,通过引入空气,使得用于成型多孔钽结构的塑胶材料氧化并且产生胶油,胶油跟随尾气一起排出到反应腔的外部。
一般地,多孔钽排胶设备的排胶炉体的反应腔为水平设置,然后在反应腔的出口端连接一个尾气腔。尾气腔的口径小于反应腔的尾部,使得尾气汇聚后从尾气的出口端引流出去。在传统的多孔钽排胶设备中,排胶炉体的尾气腔大多数是与反应腔同轴设置的直管(直管的直径小于尾气腔的出口端)或者锥形管(锥形管的入口端的口径与尾气腔的出口端的口径相同)。当水平流动的尾气进入反应腔与尾气腔的过渡区时,在重力作用下,位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底部位置的尾气会因为过渡区的直角(直管)或者朝上的倒角(锥形管)的阻挡而返流,使得尾气中的胶油沉积在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底部位置,降低了排胶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钽排胶设备,将尾气腔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弯管,从而引导位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底部位置的尾气顺利地汇入到尾气腔中,减少尾气返流的概率,提高排胶效率。
一种多孔钽排胶设备,包括:
排胶炉体;排胶炉体包括:反应腔和连接反应腔的尾气腔;反应腔为水平设置的直管;尾气腔的入口端连接反应腔的出口端,且尾气腔的入口端的口径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口径相同;尾气腔为向下弯曲的弯管,且尾气腔的内腔口径沿尾气腔的入口端朝向尾气腔的出口端方向逐渐缩小;
连接排胶炉体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连接反应腔以使得反应腔的内腔达到工作温度;以及
连接排胶炉体的冷凝组件;冷凝组件连接尾气腔以使得尾气腔排出的尾气中的胶油被冷凝分离。
上述多孔钽排胶设备,工作时,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反应腔,空气引入到排胶炉体的反应腔中以进行排胶处理,然后尾气从反应腔水平流入到尾气腔后汇流并且进入到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对尾气中的胶油进行冷凝处理,使得胶油从尾气中被分离出来。由于尾气腔的入口端的口径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口径相同,并且尾气腔为向下弯曲的弯管。因此,在重力作用下,位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底部位置的尾气会顺着尾气腔的入口端的向下弯曲的弧面汇入到尾气腔的内腔中,降低了尾气返流的概率,减少了尾气中的胶油因返流而沉积在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底部位置的风险,达到提升排胶效率的目的。通过上述设计,将尾气腔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弯管,从而引导位于反应腔的出口端的底部位置的尾气顺利地汇入到尾气腔中,减少尾气返流的概率,提高排胶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尾气腔的入口端的底部位置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向下倾斜的锐角,且α的取值区间为(0°,15°]。α为锐角设置,可以让反应腔内的尾气更加顺畅地过渡到尾气腔中,并且由于尾气在反应腔中的流向为水平方向,所以当α在(0°,15°],尾气过渡到尾气腔时角度变化幅度较小,更加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