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草酸二丙酮胺铜的药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1150.1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8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含;李杰;仝胜利;孙君艳;楚宗丽;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37/44 | 分类号: | A01N37/44;A01N55/02;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氰烯菌酯 草酸 丙酮 药剂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草酸二丙酮胺铜的药剂组合物。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草酸二丙酮胺铜的药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复配而成;其中化合物I为草酸二丙酮胺铜,化合物II为氰烯菌酯。本发明的组合物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进行复配后,该组合物的活性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草酸二丙酮胺铜的药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铜制剂是最为古老的农用杀菌剂类型之一,其主要能快速破坏病原菌的蛋白酶而使病菌死亡,阻止孢子的生长和发芽,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传统无机铜制剂中铜的百分含量很高,长期大量使用会增加土壤中铜的积累。当土壤中铜含量超过一定限度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除了无机铜制剂之外,还有有机铜制剂,其含铜量低、对作物更加安全、更加无公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以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杀菌活性成分二丙酮胺为原料,通过对其结构修饰把其改造成一种新型配合物草酸二丙酮胺铜。室内活性测定表明,草酸二丙酮胺铜对多种农业病原真菌和细菌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氟啶胺为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
井冈霉素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易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其内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纳他霉素是由纳他链霉菌受控发酵制得一种白色至乳白色的无臭无味的结晶粉末,通常以烯醇式结构存在。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的麦角甾醇以及其他甾醇基团结合,阻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从而使细胞膜畸变,最终导致渗漏,引起细胞死亡。
氰烯菌酯,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新型杀菌剂,具有高效、微毒、广谱、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可有效抑制镰刀菌菌丝生长,影响分生孢子萌发速度,并使孢子萌发后芽管畸形,不能分裂成菌丝体。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栽培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和叶枯病时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真菌性病害,尤其是小麦赤霉病能够对小麦的产量造成毁灭性的损失,目前药剂防治是减轻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关键。在药剂防治中,如何减缓抗性的产生是一个必须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发明人通过长期大量的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草酸二丙酮胺铜和氟啶胺、井冈霉素、纳他霉素和氰烯菌酯中的任意一种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且对作物安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克服单独使用草酸二丙酮胺铜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同时,该组合物还可以延缓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对氟啶胺、井冈霉素、纳他霉素或氰烯菌酯的抗药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草酸二丙酮胺铜的药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复配而成;其中化合物I为氰烯菌酯。
作为优选,所述氰烯菌酯和草酸二丙酮胺铜的质量比为1-9:9-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