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2307.2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萍;贾颖栋;宋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韩潇 |
地址: | 31405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绿地 雨水 生态 净化 收集 利用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雨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屋面雨水;所述屋面雨水收集单元包括收集立管(11)、压力排放管(12)以及蓄能压力三通(13),所述收集立管(11)与所述压力排放管(12)之间连通,所述压力排放管(12)水平铺设,所述收集立管(11)竖直铺设,所述蓄能压力三通(13)设置于所述收集立管(11)与所述压力排放管(12)之间,所述蓄能压力三通(13)为压力三通管件,所述收集立管(11)的出口与所述压力排放管(12)密闭相连,未与大气相连,所述蓄能压力三通(13)的入口侧的雨水的势能大于位于所述蓄能压力三通(13)出口侧的势能,故能够将屋面雨水势能利用,用以推动水平铺设的所述压力排放管(12)中的雨水,以使得排放的雨水具有压力;以及
生态净化单元,所述屋面雨水收集单元连接于所述生态净化单元,所述蓄能压力三通(13)设置于所述收集立管(11)与所述生态净化单元之间;以及
路面雨水收集单元,所述路面雨水收集单元包括排水沟(23),所述排水沟(23)连通于所述生态净化单元;
该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应用于小于等于15%绿地率的场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单元包括雨水花园(21)以及设置于所述雨水花园(21)内的蓄水池(22),所述屋面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部分屋面雨水排入至所述雨水花园(21),其余屋面雨水排入至所述蓄水池(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雨水收集单元还包括弃流装置(15),所述弃流装置(15)的入口与所述压力排放管(12)连通,所述屋面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屋面雨水分为前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当屋面雨水能够流入所述弃流装置(15)内时,这部分雨水为前期雨水,并通过所述弃流装置(15)将所述前期雨水排放至所述雨水花园(21);其余部分屋面雨水为中后期雨水,所述中后期雨水排入至所述蓄水池(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雨水收集单元还设有检修孔(14),所述检修孔(14)连通于所述蓄能压力三通(13),检修孔(14)的设置同理有蓄能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2)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于河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单元包括多个所述收集立管(11),多个所述收集立管(11)并联设置且均连通于所述压力排放管(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雨水收集单元采用成品排水沟排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单元包括雨水花园(21)以及设置于所述雨水花园(21)内的蓄水池(22),所述排水沟(23)收集的雨水排入至所述雨水花园(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3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零件拾取装置
- 下一篇:自动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