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2769.4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8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折叠 电子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和控制器。折叠屏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盖板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被显示区包围的非显示区,透光盖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设有遮光层。控制器与折叠屏电连接。折叠屏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折叠。当折叠屏处于第一状态时,遮光层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非显示区交叠,与显示区不交叠。当折叠屏处于第二状态时,控制器用于控制显示区内邻接并围绕非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呈黑屏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显示图像、视频。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3月05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245285.5、发明名称为“一种折叠屏变孔径方案”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比如具有显示屏的手机等。且不难发现,随着屏幕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也变得越来越大,以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是,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太大,会严重影响其便携性能。因此,近年来提出的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如折叠屏手机)是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且针对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如何进一步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是各厂商研究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和控制器。折叠屏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盖板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被该显示区包围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可以包围于该非显示区的四周,也可以包围于该非显示区的周向三侧、两侧或者一侧。透光盖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设有遮光层。控制器与折叠屏电连接。折叠屏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折叠。当折叠屏处于第一状态时,遮光层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非显示区交叠,与显示区不交叠。当折叠屏处于第二状态时,控制器用于控制显示区内邻接并围绕非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呈黑屏状态。
其中,为了使第一部分呈黑屏状态,可以通过关闭第一部分内的像素点,也可以通过将第一部分内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者将灰度值设置为大于0的一个范围(比如[0,128])内的任意值,以使得第一部分显示黑色或者灰色,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折叠屏可以为内折折叠屏,也可以为外折折叠屏。第一状态为折叠屏的展开状态、半折叠状态、折叠状态中的一个,第二状态为折叠屏的展开状态、半折叠状态、折叠状态中的一个。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分别为两个不同的状态。
这样,当折叠屏处于第二状态时,通过控制第一部分呈黑屏状态,可以减小有效显示区的面积,从而避免遮光层遮挡显示内容。当折叠屏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控制第一部分正常显示图像、视频,以保证折叠屏在第一状态时的屏占比。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非显示区的外边缘和遮光层的外边缘均为圆形边缘,非显示区的外边缘的直径与遮光层的外边缘的直径之差小于或等于0.9mm。也即是,当遮光层的中心与非显示区的中心对齐时,遮光层的外边缘与非显示区的外边缘之间的单边间隙小于或等于0.45mm。而现有技术中,该单边间隙通常大于0.45mm。因此在遮光层外边缘直径一定的前提下,减小了非显示区的外边缘的直径,从而增大了显示区的面积,提高了屏占比。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非显示区的外边缘的直径与遮光层的外边缘的直径之差大于或等于0.2mm,小于或等于0.8mm。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折叠屏的屏占比。同时,当遮光层的中心与非显示区的中心对齐时,非显示区的外边缘与遮光层的外边缘之间的间隙适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在装配时因存在装配误差,而导致遮光层在折叠屏处于第一状态下遮挡显示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