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2922.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7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施廷翰;陈静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5/307;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王维;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系统 | ||
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结构包括近场通信天线、耦合金属部、以及第二介质基板;近场通信天线包括金属线圈和第一介质基板,金属线圈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上;耦合金属部邻近于金属线圈,其中耦合金属部未与金属线圈直接接触;耦合金属部设置于第二介质基板上,其中耦合金属部用于调整近场通信天线的操作频率。本发明的天线结构,与先前技术相比,其至少具有小尺寸、低制造成本、以及可调操作频率等优势,故其很适合应用于各种处于不同环境的移动通信装置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调操作频率的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其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公分(3.9英寸)内交换数据。然而,由于使用环境不同,近场通信天线的操作频率可能会随之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整体通信质量下降。因此,势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克服先前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包括:一近场通信天线,该近场通信天线包括一金属线圈和一第一介质基板,其中该金属线圈设置于该第一介质基板上;一耦合金属部,该耦合金属部邻近于该金属线圈,其中该耦合金属部未与该金属线圈直接接触;以及一第二介质基板,其中该耦合金属部设置于该第二介质基板上;其中该耦合金属部用于调整该近场通信天线的一操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耦合金属部为浮接状态(Floating)。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耦合金属部在该近场通信天线上具有一垂直投影,而该垂直投影与该金属线圈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该耦合金属部的宽度减少,则该近场通信天线的该操作频率将会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该耦合金属部的宽度增加,则该近场通信天线的该操作频率将会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耦合金属部呈现一螺旋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耦合金属部呈现一蜿蜒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线圈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近场通信天线的该操作频率的0.25倍波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耦合金属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近场通信天线的该操作频率的0.5倍波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线圈的宽度介于0.2mm至2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耦合金属部的宽度介于0.1mm至4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线圈和该耦合金属部的间距介于0.01mm至1.6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系统还包括:一铁氧体层,该铁氧体层邻近于该第一介质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系统还包括: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用于将该金属线圈与该耦合金属部两者分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系统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感器,该电感器与该耦合金属部作串联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系统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该电容器与该耦合金属部作串联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介质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而该第一介质基板的厚度介于0.1mm至0.8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系统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导电贯通元件,该第一导电贯通元件穿透该第一介质基板,其中该金属线圈藉由使用该第一导电贯通元件而分布于该第一介质基板的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介质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和一第四表面,而该第二介质基板的厚度介于0.1mm至0.8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