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科伤口清创缝合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243.8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忠;郭世坤;孙佳;李仲荣;王永飚;刘淼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B90/00;A61M35/00;A61L2/18;B08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翔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伤口 缝合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伤口清创缝合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安装架和布置于该安装架上的罩体,所述安装架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滑轨框,和用于将所述罩体限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固定构件。能够对医务人员更好的防护,同时不影响医务人员的操作自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外科伤口清创缝合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如果病人的血液中含有传染性的病毒,在工作过程中血液溅射到医务人员的眼睛以及其他暴露的黏膜组织时,非常容易导致医务人员的感染,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防护措施,但是现有的防护措施往往只针对医务人员的个体,需要每个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非常的繁琐以及浪费资源,并且有的防护措施虽然实现了群体的防护,但是会限制医务人员的操作自由度,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操作自由度高并且防护效果高的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科伤口清创缝合防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伤口清创缝合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安装架和布置于该安装架上的罩体,所述安装架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滑轨框,和用于将所述罩体限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固定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罩体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底座端,所述罩体中传动设置有清洁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套设有清洁构件,所述清洁构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罩体的底座端设置有排污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底座端的传动构件,还包括与传动构件传动连接的升降构件,所述升降构件套设在支撑构件上,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轨框远离所述清洁机构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喷液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轨框靠近所述清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储液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轨框中设置有连接通道,通过所述连接通道将储液构件与所述喷液构件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轨框将罩体分为若干个转动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转动单元中设置有插入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插入构件配合设置。
本发明优点在于:
1、通过罩体的设置,将患部放入罩体中,操作人员将手插入罩体中进行操作,最大程度的对操作人员以及周围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防护。
2、通过滑轨框将罩体分成若干个转动单元,使得操作人员的操作自由度更高,在保证防护的同时,不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通过清洁机构以及喷液构件的设置,使得操作结束后,能够对罩体内部进行清洁,避免患者血液溅射到罩体内部,与后续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同时能够将使用过后的器械进行初步的清洁,避免操作人员在收集器械时发生感染。
4.通过排污机构的设置,使得在进行清洁罩体时,喷出的消毒液在清理完成后,排污机构的运动使得罩体不断倾斜,将消毒液排出,避免消毒液在罩体内部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