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703.7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关茗洋;陈凤格;赵川;范尉尉;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6;C12M1/04;C12Q1/70;C12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慧亮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0 | 代理人: | 何东明 |
地址: | 0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型 冠状病毒 结肠 细胞 影响 机制 研究 微流控 模型 方法 | ||
1.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于一个培养机构(1),选取其中一个所述培养机构(1)作为对照组,其他所述培养机构(1)作为实验组;所述培养机构(1)包括培养池(11)、多于一个收集池(12);所述收集池(12)入口与所述培养池(11)出口通过液体通道阀相连;
所述培养池(11)包括模拟外腔(111)、屏障层(112)、模拟内腔(113)、循环通路(114);所述屏障层(112)设置在所述模拟外腔(111)与所述模拟内腔(113)之间;所述模拟外腔(111)与所述模拟内腔(113)上分别设置所述循环通路(114);所述屏障层(112)包括骨架层(1121)、第一模拟层(1122)、第二模拟层(1123);所述第一模拟层(1122)为增殖在所述骨架层(1121)第一表面的HUVEC细胞层;所述第二模拟层(1123)为增殖在所述骨架层(1121)第二表面的A549细胞层;所述第一模拟层(1122)与所述模拟外腔(111)相连,所述第二模拟层(1123)与所述模拟内腔(11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1)入口采用蛇形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1121)设置有孔洞,所述模拟层覆盖在所述骨架层(1121)表面同时添堵所述孔洞;或所述骨架层(1121)采用半透膜,所述屏障层(112)两侧的物质可以透过所述骨架层(1121)与所述模拟层进行物质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1121)采用聚碳酸酯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层(1122)采用的人结肠杯状细胞HT29-CL.16E或HUVEC细胞密度为1×107个/mL;所述第二模拟层(1123)采用的A549细胞密度为1×106个/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通路(114)在与所述模拟外腔(111)以及所述模拟内腔(113)的连接处,所述交换通路的方向与屏障层(112)表面相平行。
7.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对肺部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泡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结肠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流控结肠细胞研究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对肺部细胞影响机制研究的微泡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所述结肠细胞研究模型,通过所述循环通路(114)向所述模拟外腔(111)内循环通入血液模拟培养液,并通过与其相连的所述交换孔使血液培养液进行循环流动;
2)通过所述循环通路(114)向所述模拟外腔(111)内循环通入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并通过与其相连的所述交换孔使空气进行循环流动;
3)步骤1)与步骤2)持续一段时间后,打开液体通道阀,在不同的收集池(12)中分别收集不同的细胞分泌产物和细胞,拆除所述结肠细胞研究模型,取出所述屏障层(112);进行分析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7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