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742.7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金鹏;林鹏;孙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8;G01R31/378;G01R31/3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沈逸弢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内部 等效 热容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具有第一液体参数的第一热传导液体密封在第一密闭容器内,等间隔记录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热传导液体的第一温度;将待测电池和具有第二液体参数的第二热传导液体同时密封在第二密闭容器内,等间隔记录在第二时间段内第二热传导液体的第二温度;根据第一液体参数、第二液体参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计算待测电池的内部等效热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分别记录无电池和有电池两种条件下热传导液体的两种温度变化即可计算电池内部等效热容,测试步骤简单,测试设备容易获取,测试装置容易设计,适用于大规模批量测试,且能适用于各种场景,总体测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比能量高、质量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领域。若不加以合理地使用电池,将会引起电池的热失控,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对于电池的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控对于保证电池以及用户的安全性极为重要。获取电池内部的等效热容则是电池实现内部温度的前提,而目前对于如何实现简易快捷地电池内部等效热容测试并没有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测试步骤复杂且麻烦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第一液体参数的第一热传导液体密封在第一密闭容器内,等间隔记录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热传导液体的第一温度;
将待测电池和具有第二液体参数的第二热传导液体同时密封在第二密闭容器内,等间隔记录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热传导液体的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液体参数、所述第二液体参数、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计算所述待测电池的内部等效热容。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借助热传导液体的已知参量,通过分别记录无电池和有电池的两个时间段内热传导液体的两种温度变化,即可计算出待测电池的内部等效热容,能够实现大规模、多场景地对不同的电池进行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测试。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具有第一液体参数的第一热传导液体密封在第一密闭容器内,等间隔记录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热传导液体的第一温度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密闭容器内设置测温组件;
将具有第一液体参数的第一热传导液体加热至液体温度;
将所述第一热传导液体倒入所述第一密闭容器内;
密封所述第一密闭容器;
等间隔记录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热传导液体的第一温度。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内置在第一密闭容器内的测温组件测量处于密封状态的第一热传导液体的第一温度,且采用等间隔记录的方式记录第一温度的变化曲线,为电池内部等效热容的计算提供精确的无电池状态数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待测电池和具有第二液体参数的第二热传导液体同时密封在第二密闭容器内,等间隔记录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热传导液体的第二温度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二密闭容器内设置测温组件;
将待测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电池温度;
将所述待测电池静置第一静置时间;
将所述待测电池放入所述第二密闭容器内;
将具有第二液体参数的第二热传导液体加热至所述液体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