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枪械不到位保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4084.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1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飞;雷枫桥;王小龙;杨耿;何伟;郑宏;魏光熙;黄毅;杨正久;杨中伟;代安源;寇恒星;屈军;来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17/46 | 分类号: | F41A17/46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韩慧芳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枪械 到位 保险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枪械不到位保险机构,包括枪机、握把、解脱杆、阻铁和击针,枪机沿枪械前后方向做往复运动,阻铁与解脱杆刚性连接并设置于枪机内,用于阻挡或解脱击针,解脱杆与扳机连接,还包括不到位保险弹片,其一端插入握把下端槽内,另一端悬空位于握把和枪机之间,枪机左侧设有凸台,凸台具有一个竖直面和一个圆弧面,圆弧面位于竖直面的后端并向枪机右侧内凹,枪机往复运动时,不到位保险弹片始终与枪机凸台的竖直面或圆弧面紧贴合,带动不到位保险弹片左右运动,所述解脱杆后端位于枪机凸台与不到位保险弹片之间,通过扳机带动前后运动,配合不到位保险弹片的左右运动控制阻铁与击针是否解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枪械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枪械不到位保险机构。
背景技术
不到位保险机构是枪械的一种常用保险装置,主要作用是防止枪械在未闭锁完全的情况下击发引起膛外炸等事故,在枪械上设置不到位保险能够有效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它的主要作用原理是在枪械未完成闭锁时将发射机构与击发机构分离,枪械闭锁完成后将发射机构与击发机构结合实现击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枪械不到位保险机构,依靠枪机往复运动提供动力,带动不到位保险弹片摆动,实现解脱杆与击针的选择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枪械不到位保险机构,包括枪机、握把、解脱杆、阻铁和击针,所述枪机可沿枪械前后方向做往复运动,握把置于枪机下方,所述阻铁与解脱杆刚性连接并设置于枪机内,用于阻挡或解脱击针,控制击针在枪械内的前后运动,解脱杆前端与扳机连接,还包括不到位保险弹片,所述不到位保险弹片一端插入握把下端的槽内,用于固定不到位保险弹片,另一端悬空位于握把和枪机之间,所述枪机左侧设有凸台,凸台具有一个竖直面和一个圆弧面,圆弧面位于竖直面的后端并向枪机右侧内凹,所述不到位保险弹片大致呈“Y”字型,包括固定部、折弯部和导向部,所述固定部插入握把下端的槽内,通过紧配合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折弯部和导向部位于不到位保险弹片另一端,并且向枪机凸台方向弯折,折弯部用于在弹簧力作用下紧贴枪机凸台并在枪机往复运动时带动不到位保险弹片左右运动,所述导向部向枪械斜下后方延伸形成;
枪机往复运动时,不到位保险弹片始终与枪机凸台的竖直面或圆弧面紧贴合,带动不到位保险弹片左右运动,所述解脱杆后端位于枪机凸台与不到位保险弹片之间,通过扳机带动前后运动;
当枪机复进运动未到位时,不到位保险弹片紧贴凸台的竖直面,此时解脱杆与不到位保险弹片分离,解脱杆在扳机带动下只能前后运动,阻铁始终保持与击针扣合足够高度,使击针无法解脱;
当枪机复进到位,不到位保险弹片的折弯部紧贴圆弧面时,解脱杆与不到位保险弹片结合,导向部对解脱杆前后运动进行导向,使解脱杆沿导向部向下运动,同时带动阻铁向下运动,阻铁解脱击针,实现击发。
优选地,所述不到位保险弹片为弹性薄壁件,通过弹簧力始终与枪机凸台紧贴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枪机和握把之间设置不到位保险弹片,枪机左侧设有导向凸台,具有一个竖直面和一个圆弧面,不到位保险弹片一端插入握把下端,与握把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折弯,其中一个折弯始终紧贴枪机凸台,另一个折弯对解脱杆的前后运动起导向作用,枪机往复运动时带动不到位保险弹片左右运动,实现不到位保险弹片与解脱杆的分离或结合,进而控制阻铁与击针是否解脱。
2、本发明依托枪机往复运动带动不到位保险弹片摆动,实现解脱杆与击针的选择性连接,有效保障枪械在枪机未复进到位时不能完成击发动作,枪机复进到位后能够可靠地完成击发。
3、本发明设置的不到位保险弹片既能选择连接发射机构与击发机构,又能通过导向部控制击发机构与发射机构正常解脱实现枪械击发,相较于现有的上下连接结构,连接更加可靠,占用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4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