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SERS基底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4860.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荣科;陈风;杨玉杰;翁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sers 基底 复合 微流控 芯片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含有SERS基底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流控检测芯片结构复杂,检测耗时,样本消耗大,检测结果不够精确,生产成本高,需要专业人员,项目单一和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所述含有SERS基底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层和第五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第三层为含有固态柔性SERS基底的纸芯片、第二层和第四层为聚酰亚胺双面胶,所述芯片的制作方法具体为,将所述第一层到第五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流控芯片适合于各种繁杂的即时检测和条件严格苛刻的临床诊断,并且该芯片具有缩短诊断时间,提高检测效果的巨大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SERS基底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生化检测的便携式、高灵敏度和可靠性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PDMS-纸-PDMS)的制造。
背景技术
即时检测技术(Point-of-Care Testing, POCT)是指利用便携式分析设备、检测仪器与配套试剂,在采样现场及时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定期体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而定期体检中的生化检测是指通过人的体液或者血液,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对人体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标定,以此来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其中包括空腹血糖、乳酸盐、血脂、尿酸、尿液乳铁蛋白、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等项目。而新兴的POCT技术则正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微流控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微米尺度空间(最小可以为数十微米)上对微纳流体进行操控或者处理的技术。它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利用微流控技术设计制作出的芯片,具有小型化、便利化、集成化、低成本、低样本、高兼容性、高灵敏性等特点,可以将样品制备、化学反应、生化检测、细胞培养及分选等属于一个或多个生化实验室的实验步骤微型化、小型化,最后集成到一个仅仅只有几平方厘米的薄片上,即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微流控技术包括微流控芯片材料的选择与制作、微纳流体的控制、微纳流体的混合、进样及样品前处理、微分离、微纳流体的反应和微液滴技术。微流控技术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核酸检测与测序、细胞的分选与培养以及人类各种疾病的筛查与诊断等方面,通过微流控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电化学检测、SERS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化学发光检测、血液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免疫检测、紫外吸光度检测、癌细胞的捕获与筛选、热透镜检测、比色对照检测、单分子荧光检测等。
微流控芯片适合于各种繁杂的即时检测和条件严格苛刻的临床诊断,并且该芯片具有缩短诊断时间,提高检测效果的巨大潜力。但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检测芯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结构复杂,检测耗时,样本消耗大,检测结果不够精确,生产成本高,需要专业人员,项目单一和检测效率低等。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有SERS基底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微流控检测芯片结构复杂,检测耗时,样本消耗大,检测结果不够精确,生产成本高,需要专业人员,项目单一和检测效率低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含有SERS基底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一种含有SERS基底的免泵复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所述复合微流控芯片主要分为五层子芯片,第一层子芯片和第五层子芯片的材料均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PDMS、第三层子芯片为含有固态柔性SERS基底的纸芯片、第二层子芯片和第四层子芯片为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加工定制的聚酰亚胺双面胶,所述芯片的制作方法具体为:将所述五层子芯片按照第一层子芯片到第五层子芯片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层子芯片用于粘贴第一层子芯片和第三层子芯片,所述第四层子芯片用于粘贴第三层子芯片和第五层子芯片,所述复合微流控芯片具有对多种生物化学物质进行SERS检测的潜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48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高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滤光片电动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