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板组件及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5028.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龙;杨定国;张宏泉;孙伟;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1/66;E04B1/82;E04B1/9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板组件及建筑结构。墙板组件包括:多块墙板,多块墙板呈矩形阵列排布;第一防水结构,设于相邻的第一块墙板的右龙骨和第二块墙板的左龙骨之间,从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密封胶、第一填充棒、第一防火棉、第二填充棒和第二密封胶;第二防水结构,设于相邻的第一块墙板的地龙骨和第三块墙板的天龙骨之间,从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三密封胶、第三填充棒、第二防火棉、第四填充棒以及第四密封胶。本发明的墙板组件能够保证墙板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体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板组件及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作为天然的装配式体系,凭借其轻质高强、施工快速、预制率高等装配特性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与其关系密切的装配式墙体在市场上不断涌现,为了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在外墙板上都对应设置有防水层。
相关技术中,防水层一般设置于墙板的表面上,未考虑到对墙板与墙板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墙板组件,能够提升墙板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墙板组件的建筑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墙板组件,包括:多块墙板,多块所述墙板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墙板具有长度方向、厚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墙板包括本体、左龙骨、右龙骨、天龙骨和地龙骨,所述本体在所述厚度方向包括内饰板和外饰板,所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沿所述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左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饰板、所述外饰板连接,所述右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饰板、所述外饰板连接,所述天龙骨和所述地龙骨沿所述高度方向设于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天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饰板、所述外饰板连接,所述地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饰板、所述外饰板连接;第一防水结构,设于相邻的第一块所述墙板的右龙骨和第二块所述墙板的左龙骨之间,从所述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密封胶、第一填充棒、第一防火棉、第二填充棒和第二密封胶,所述第一密封胶和第一填充棒相互粘接,所述第二填充棒和所述第二密封胶相互粘接;第二防水结构,设于相邻的第一块所述墙板的地龙骨和第三块所述墙板的天龙骨之间,从所述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三密封胶、第三填充棒、第二防火棉、第四填充棒以及第四密封胶,所述第三密封胶和所述第三填充棒相互粘接,所述第四填充棒和所述第四密封胶相互粘接;
其中,所述左龙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内饰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外饰板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口径往靠近所述右龙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右龙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安装部、第二凹陷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内饰板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外饰板连接,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口径往靠近所述左龙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凹陷部、部分所述第二安装部、部分所述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以及所述第一防火棉围设形成第一防水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