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肺复苏反馈手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6820.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4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唐丽雯;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苏 反馈 手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反馈手套,包括心肺复苏反馈手套本体、测量单元、视听单元、控制单元;测量单元通过传感器获取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数据,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判断结果,传送给视听单元;视听单元给出操作者具体的操作提示。视听单元包括频率反馈指示灯,深度反馈指示灯,侧边语音口。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提供视觉、语音实时反馈。若操作者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正确,则给予操作者正向的反馈,否则,通过灯光和/或语音提示操作者及时做出调整,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安全性高,方便使用;配有视听双重反馈,指导精准按压,方便操作者准确及时救治;与手部直接接触,按压时不易发生移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肺复苏反馈手套。
背景技术
目前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措施主要为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而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急救设备,能交替提示操作者进行两个步骤的轮流操作。当自动体外除颤器提示操作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操作者应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当心肺复苏结束,自动体外除颤器进入分析除颤步骤,首先要采集患者的心电信号,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是否适合电击除颤,此时禁止接触患者防止引入干扰而引起自动体外除颤器判断错误,在电击实时阶段同样禁止接触患者,防止操作者被电击。而在两个阶段交替进行时,操作者必须及时完成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有研究表明,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以提高患者3至4倍的生存概率。基于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操作者在执行心肺复苏时关注点在自己的手臂部,已保证心肺复苏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已有配合自动体外除颤器独立使用的心肺复苏反馈器。但在实际使用中,连续的心肺复苏按压易使心肺复苏反馈器发生位置偏移,分散操作者的注意力;且在分析步骤和除颤步骤结束后,操作者需重新放置并调整心肺复苏反馈器的位置再进行心肺复苏,此举耽误了救援时间,影响了救援效率。操作者在使用心肺复苏反馈器时,施力点受心肺复苏反馈器形状限制,长时间操作使用感不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肺复苏反馈手套。
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肺复苏反馈手套,包括心肺复苏反馈手套本体、测量单元、视听单元、控制单元;测量单元、视听单元设置于心肺复苏反馈手套本体上;测量单元、视听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测量单元通过传感器获取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数据,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判断结果,传送给视听单元;视听单元根据判断结果给出操作者具体的操作提示。
进一步地,视听单元包括频率反馈指示灯,深度反馈指示灯,侧边语音口;
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心肺复苏反馈手套提供视觉、语音实时反馈;若操作者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正确,则给予操作者正向的反馈;否则,通过灯光和/或语音提示操作者及时做出调整,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
进一步地,频率反馈指示灯和深度反馈指示灯设置于手套手背位置。
进一步地,传感器安装于心肺复苏反馈手套手心位置,传感器为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滤波,然后与控制单元内部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是否合格,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视听单元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按压频率阈值范围为100至120次/分钟,按压深度阈值范围为50mm至60mm。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反馈手套本体采用PVC材料,与患者接触的手套手心位置采用TPU材料。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设置于心肺复苏反馈手套本体上。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设置于远端,远端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或自动体外除颤器训练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