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6976.7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李曰阳;秦振华;王伟;刚芮;申佳福;崔兴举;庞志昊;杨政委;左富友;倪凯迪;孟越;王培昱;李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17/02 | 分类号: | F26B17/02;F26B21/00;F26B23/06;F26B25/00;F26B25/02;F26B25/04;F26B25/10;B08B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周杰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农业 步进 谷物 烘干 装置 | ||
1.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壁的若干电热丝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若干振动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振动输送机在外壳内部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循环输送结构,所述外壳一侧设有进料仓,外壳另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振动输送机包括支腿、设置在支腿上部的纵梁,左右两侧的支腿下部设有连接方管,所述纵梁一侧设有铰接有若干摇杆,所述摇杆上端铰接有上支杆,摇杆下端铰接有下支杆,所述上支杆上部固定连接有料槽,所述料槽包括与上支杆垂直布置的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呈锐角布置的第二侧壁,料槽的底部设有接料斗;两侧的下支杆中部连接有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一侧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下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一侧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伸出外壳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相邻的从动带轮通过传动带顺次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下部设有吊板,吊板下端通过轴承与转轴活动连接,连接方管上设有立板,立板上端通过轴承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出料管设置于其中一个振动输送机的落料端下部,出料管一端设有漏料口,且出料管与外壳滑动连接,出料管下部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间隙地套接有螺柱,螺柱上设有调节螺母;所述外壳下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上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底座的底板上设有若干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下部设有导电插头,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导电插头对插的插槽,所述插槽内部设有若干并联的导电线圈,导电线圈与电热丝连接;随着谷物的烘干,谷物的重量减轻,从而外壳整体的重量减轻,外壳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下向上移动,带动导电插头从插槽中向上移动,使得导电插头减少与导电线圈接触的数量,从而降低电热丝的工作数量,以实现外壳内部温度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送机一端设有导料筒,其中一个导料筒下部两侧设有导轨,所述出料管上端设有内折耳,内折耳滑动地安装在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筒呈连续曲折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初始状态时,弹簧的弹力使出料管的漏料口与导料筒的下口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内部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端通过合页与外壳活动连接,密封门下端为自由端,所述出料管内部两侧设有档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上设有若干的调节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送机一侧设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振动输送机一侧的扩气罩以及设置在振动输送机另一侧的收尘罩,所述收尘罩为一端封闭的U形结构,收尘罩的下端连接有排尘管,排尘管的下端插入收尘容器内部,所述外壳外部设有环管,扩气罩一端通过管道与环管连通,所述环管一端设有进气管,所述外壳上部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扩气罩一端设有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农业用步进式谷物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一侧设有套筒,套筒下端与外壳连通,所述套筒内部设有挡环,挡环的上下两侧为对称的漏斗形,所述挡环上部一侧设有堵头,堵头的下部与挡环上部贴合,所述套筒上端设有端盖,端盖下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堵头上端固定连接,套筒、挡环、堵头以及第二弹簧构成保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未经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9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浆料混色装置
- 下一篇:基于纳米碳与尼龙6结合的母粒制造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