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253.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于丹丹;曹云;刘威;伊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弘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9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降解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河道勘查:勘查河道的排污、底泥、水质情况,对河道底部的污泥、底泥以及河道内水流进行取样,得到水质、污泥和底泥样品,并对河道内的水流总量进行统计计算;
S2:河道表面清理:布置捞网,使用船舶带动捞网捕捞河道内的大块垃圾,在捕捞大块垃圾时使用机械赶鱼器,通过机械发出声响,扰动鱼类活动,先将鱼类赶出捞网区域,然后跟换不同密度的捞网,反复捕捞,以确认河道是否清理干净;
S3:河道底部清理:使用清污船对河道底部的底泥进行挖掘清理;
S4:检测治理:对步骤S1中的水质样品进行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测定污染物的积累量和污染情况;并根据污染源投入微生物处理菌剂;
S5:管理监测:在河道上分布若干检测点,定期采集水源样品,并分析污染物含量变化,评价污染治理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勘察排污时对排入河道的污染源进行封堵,以防止二次污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每种捞网捕捞次数不低于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对河道底部进行清理时,底泥的挖掘深度为1.0-2.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微生物处理菌剂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双歧杆菌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投加量以水体中浓度计为0.8~2.5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S2前可以对河道上设置简易堤坝,将河道分段,并对每段河道分别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河道的长度为河道宽度的1-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S3中清理处的底泥堆积到河道两侧,形成河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河滩上种植水生、湿生植物,完成底泥的生态修复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生物降解生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湿生植物根据当地河道所处环境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2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传热釉料
- 下一篇:冰激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