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337.2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季文凯;包志康;张世杰;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20/00;B82Y40/00;C25B11/065;C25B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柠檬酸,尿素,氯化钙为前驱体,经真空高温煅烧后,通过后续的提纯即可得到碳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柠檬酸,氯化钙和尿素为前驱体,均溶解在水中置于一个瓷舟中;
2)将带有前驱体的瓷舟置于管式炉中,在真空下高温煅烧,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瓷舟中的产物加入乙醇超声后,经过离心取上清液,经旋蒸干燥后即得到碳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置于管式炉内的三种前驱体中,柠檬酸和尿素以及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5:3: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进行高温煅烧的过程为: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120℃,在120℃下维持0.5h,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120℃升温至190℃~310℃,优选为250℃,然后恒温保持0.5~1.5h,优选为1h,随后自然冷却。
5.一种碳点,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点在电催化制备双氧水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点在电催化制备双氧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电化学工作站作为电化学发生装置,采用三电极测量体系,将碳点材料涂覆在碳布上作为工作电极,以铂丝作为对电极,饱和甘汞作为参比电极,以KOH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电化学氧还原反应,生产双氧水产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碳点在电催化制备双氧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KOH水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点在电催化制备双氧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点加入nation溶液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将分散液均匀滴涂在碳布上,最后烘干即得到对应的工作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3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