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煤矸目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7484.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杜京义;史志芒;郝乐;陈宇航;陈瑞;张兴;杨宁;池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G06N3/046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目标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煤矸目标检测方法,具体为:首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煤矸图片,建立煤矸数据集;利用轻量化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煤矸图片的多尺度特征;再应用自注意力分支对浅层特征图进行特征增强;之后利用修改后的锚框参数生成每种尺度特征图对应的锚框;以SSD目标检测模型为基本框架,构建改进SSD煤矸目标检测模型;最后,采用煤矸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检测精度和速度更好的权衡,通过对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以及锚框优化,提高了煤矸目标检测的精度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煤矸目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原煤开采中不可避免的掺杂着煤矸石,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煤矸石不仅会影响煤炭的充分燃烧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煤矸分选是提高煤碳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洁净煤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传统的煤矸石分选方式主要有人工分选和机械分选两种方式,人工选矸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对工人身体造成危害;机械选矸的方式又可分为湿选法和干选法两种方式,但此类方法容易对水或大气造成污染。目前,较为成熟的煤矸分选方式主要是射线法,虽然分选精度较高,但是射线法本身存在辐射危害,设备昂贵且不易管理等问题,应用上难以推广。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设备简单、识别效率高的图像处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1468232.1,公开号CN 112560941 A)公开了基于图像检测的煤矸识别方法,这种方法能针对图像中的煤矸目标进行识别,但是无法直接输出煤矸的位置信息,在实际煤矸分选中,不仅需要知道煤和矸石的类别信息,还需要知道煤和矸石的位置信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煤矸目标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煤矸目标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轻量化煤矸目标检测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数据集采集与标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煤矸图片,形成煤矸数据集;
步骤2,利用轻量化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煤矸图片的多尺度特征;
具体为:以SSD特征提取网络为基础,利用GhostNet的Conv1、GB Neck2、GB Neck3、GB Neck4、GB Neck5作为SSD特征提取网络的主体网络层提取任意一张煤矸图片的浅层特征,主体网络层输出特征图的尺寸为19×19×112,设置GhostNet的基本结构Ghost模块中利用线性变换生成特征图的个数s=2,再经过扩展层Conv6、Conv7、Conv8、Conv9四个卷积块提取特征图的深层特征;
步骤3,应用自注意力分支对浅层特征图进行特征增强;
步骤4,利用修改后的锚框参数生成每种尺度特征图对应的锚框;
步骤5,以SSD目标检测模型为基本框架,构建改进SSD煤矸目标检测模型;
步骤6,对模型进行训练。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数据集中包含两个类别:煤、矸石,利用LabelImg软件对数据集进行标注,数据集格式为VOC格式,并利用随机旋转、水平翻转、亮度增强三种操作进行煤矸数据集扩充,利用坐标转换自动生成扩充图片的xml文件,确保扩充之后的数据集总量不少于2800张。
步骤3中,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