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7504.3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5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朱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1/6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朱韩军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叠合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板检查;S2框架梁搭建;S3预制板吊装;S4预制板定位;S5现浇层模板支设;S6混凝土浇筑;S7混凝土养护;S8密拼缝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先搭建框架梁,在框架梁上放置预制板,再通过向框架梁以及预制板上现浇混凝土,得到叠合板,叠合板具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整体性,同时其具有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等优点,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楼宇房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为提高建筑物的平面刚度、抗震性能以及抗渗漏性能,现有建筑物的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需要从下一楼层开始搭建大量支架、铺设浇筑模具,费时费力,因此业内出现了叠合板代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来克服前述不足。
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工程将在建筑业中愈发的推广和应用,同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板相比较,叠合板具有施工进度更快、环保节能、减少材料及劳动力的浪费、能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足以表明叠合板施工技术将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板检查
检查预制板上预留洞的位置、数量是否与图纸一致;
S2框架梁搭建
绑扎钢筋框架,搭建框架梁;
S3预制板吊装
吊装预制板,使其端部设置在框架梁中线处;
S4预制板定位
调整所有预制板的位置,并将相邻的预制板以及预制板与预制板与框架梁之间限位,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S5现浇层模板支设
在预制板上层支设模板与钢筋框架;
S6混凝土浇筑
向预制板上层支设的模板、钢筋框架以及框架梁内现浇混凝土;
S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对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待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临时支架;
S8密拼缝处理
对相邻的预制板之间以及预制板与现浇板之间进行密拼缝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预留洞包括洞底部、洞身部以及洞口部,所述洞底部以及洞口部的直径大于洞身部的直径;相邻的两块预制板对应的预留洞内设置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预制板上预留洞的洞底部接触,两个预留洞的洞口部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连接钢筋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并使连接钢筋与套筒的中心轴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预留洞还包括灌浆部,所述灌浆部一端与洞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预制板使洞底部与预制板外侧连通,两个预制板连接时,通过其中一个预留洞的灌浆部向内浇注混凝土,另一个预留洞的灌浆部用于排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S2框架梁搭建中,所述钢筋框架包括底部钢筋及梁箍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