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空调机组电气性能试验台和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636.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邹珑;丁强;李海鑫;胡剑利;赵振洲;李国良;谢冰;刘春生;吴利峰;李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辆段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G01R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空调 机组 电气 性能 试验台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客车空调机组电气性能试验台和试验方法,包括电阻电感测量回路和集成电路板,每个第四乙继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限流电阻,其中一个限流电阻用于连接待测试客车空调机组的一个机组线圈的第一端,另一个限流电阻用于连接待测试客车空调机组的一个机组线圈的第二端,以使每个第四乙继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同或相异的机组线圈的两端,并且最后一个限流电阻用于连接待测试客车空调机组的最后一个机组线圈的第一端;不仅消除了因测试电源方向引起的静电吸附问题,更是消除了测量过程中高压电流剩磁问题,绝缘电阻测试完成后可立即进行后续电阻及感抗测试,不必等待剩磁消退,从而大大提高了空调机组的检测效率,适应快速检测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空调机组电气性能试验,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客车空调机组电气性能试验台和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铁路客车电气技术领域,客车单元式空调机组成为了乘客旅途舒适性的重要设施设备。现代客车空调机组均采用全封闭式压缩机组,通过蒸发器、冷凝器以及空气预热器、通风机等零部件实现客室与外界的热交换。
在客车空调机组进行检修时,除要求对空调机组的内部冷媒介质循环及热交换进行测试外,还要求对机组的配线绝缘电阻、内阻、感抗进行测试及实验,而受技术条件制约,现有客车空调机组性能试验台仅实现了对客车空调机组工况的实验和测试功能,而未实现空调机组的绝缘性能以及线圈、配线内阻等参数的测试。然而在现场使用中,因客车空调机组绝缘不良、线缆老化虚接等造成的机组故障是当前客车电气技术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造成现有空调机组试验台无法进行机组内部部件及配线绝缘电阻自动化检测、以及阻抗、线圈感抗自动化检测的主要原因是机组内部单元式压缩机、通风机、冷凝风机绕组中的线圈、铁芯形成感抗,对数字式精密电子升压设备的运行造成了干扰,从而使得高压绝缘电阻的测试过程变得极其漫长和不稳定。
发明人在人工测试中发现,数字式高压绝缘电阻的测试步骤如图1所示,先将电子升压至DC500V,待电压稳定后测量绝缘电阻,然后将电压降压归零。客车空调机组压缩机绝缘电阻测试功能原理如图2所示,通风机、冷凝风机构成相似或相同;图中的高压电源101例如1000V电源或500V电源连接第一继电器组102也就是继电器组1,绝缘电阻测量回路107连接继电器组1,继电器组1连接第二继电器组103也就是继电器组2,继电器组2分别连接机组金属外壳104、第一机组线圈105和第二机组线圈106。第一机组线圈可称为机组1机线圈或者机组第一机线圈等,第二机组线圈可称为机组2机线圈或者机组第二机线圈等,机组1机线圈、机组2机线圈为感抗部件,其共同与机组金属外壳构成容抗C,显而易见,客车空调机组内部各类电机的高感性,造成了电子升压与降压过程及其漫长,测量每条配线至少需2分钟以上。也就是需要人力资源多、耗时长,在实际应用中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空调机组电气性能试验台和试验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消除因测试电源方向引起的静电吸附问题和测量过程中高压电流剩磁问题,提高空调机组的检测效率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空调机组电气性能试验台,包括电阻电感测量回路和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绝缘电阻测量模拟数字转换器采集模块,所述集成电路板还包括继电器甲组、继电器乙组、两个接地电阻和至少二个限流电阻;
所述继电器甲组包括第一甲继电器到第四甲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乙组中包括第一乙继电器到第六乙继电器,其中,第四乙继电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辆段,未经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辆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