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禀过敏体质精准药膳食疗产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870.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治;李艳;李映红;吴俊洪;李子雯;刘洁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吴正治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33/105;A23L33/115;A23G3/48;A23G3/40;A23G3/36;A61K36/8994;A61P37/08;A61K31/7016;A61K31/702;A61K31/715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梁山丹 |
地址: | 51802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敏 体质 精准 药膳 食疗 产品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用于特禀过敏体质调理的产品存在的有效成分不明确、作用靶点、药理效应不明,成分‑靶点‑药理作用机制网络分析缺失,且调理效果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特禀过敏体质精准药膳食疗产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产品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物质组成:白芷3‑8,沙棘3‑8,乌梅3‑8,苡仁7‑12,薄荷1‑5,甘草3‑8,低聚甘露糖0.3‑2。本发明通过调和营卫,祛风抗敏的调理原则,有效调解特禀过敏体质人群易发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皮疹等相关症状;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品易携易存,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膳食疗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禀过敏体质精准药膳食疗产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始于《内经》,书中对体质生理、体质病理、体质与疾病防治、体质养生等内容均有较多论述,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理论的基础。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体质的认识和应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为代表的中医体质研究者应用现代多学科研究方法,将零散于历代中医古籍的体质学知识发展成为系统的中医体质学科。“体病相关”作为中医体质学科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也得到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成为中医体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体质会影响疾病发病的倾向性,特定的体质特征表现出对某种(类)疾病的易罹性。在《灵枢·五变》中就证实体质状态在形态结构、脏腑功能等方面的偏性表现,决定了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为从人群体质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重大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慢性疾病患病逐渐升高,据统计,2011年慢性病的死亡构成比高达85.51%。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全国60岁以上人口从2011年的1.85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2.21亿,并以平均每年860万的速度增加。慢性疾病在和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据《2014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统计,201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31661.5亿元,其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分别占30.1%、36.0%和33.9%。健康促进的引入中国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相结合,意图缓解巨额的医疗费用,实现中国的公共卫生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健康管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2009年7月27日由多个与中医相关的学会提出的中医健康管理的定义上:“中医健康管理就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进行防治、维护的全过程,中医调理的过程,也就是依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进行康复”,此概念以体质为鉴别健康的标准,以中医调理方法为重点,以促进人体自我组织康复能力为目的,且以达中医健康标准“平人”为目标,是微观的中医健康管理。杨贵尧等人经过三年的研究,提出中医健康管理的新概念:“是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结合健康促进学的理论体系,为社会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信息采集,科学评估,及时干预,产生以中医为特色的全新的健康促进模式,为现代医学提供疾病诊断与慢性病促进、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手段”。新的概念指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健康管理的指导思想,并强调了该思想与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体系的结合,形成以干预健康危险因素为主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促进模式,其目的是为疾病预防和养体质生提供助力。因此,通过调体质可以达到未病先防、疾病治疗之目的。亚健康状态尚无法作出明确的疾病诊断,因此,不属于常规医疗体系疾病治疗的范畴,但若不加调治,便可能发展为疾病,此恰与中医治未病之范畴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吴正治,未经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吴正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