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8112.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7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加平;陈映;晏华钎;郝红杰;王红光;熊德芬;李俊福;朱杨昆;潘正伟;赵粉;何清;周兴勇;袁琼焕;李兴;何学洪;段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633 | 分类号: | C01F7/0633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63000 云南省文***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石 替代 石灰 进行 方法 | ||
一种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的方法,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其先将赤泥和电石渣混合反应,得到活化电石渣;再将活化电石渣与铝土矿混合进行溶出。一方面,赤泥中的水合铝硅酸钠可以和电石渣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钙水化石榴石,并脱除了电石渣中的结晶水,从而有效提高了电石渣的活性,使其应用在溶出环节中,可以完美替代石灰,达到相同甚至更优的溶出效果。另一方面,赤泥本身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的产生的废弃物,将其用于电石渣活化不仅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不影响氧化的生产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石渣是工业生产聚氯乙烯(PVC)、乙炔、聚乙烯醇等过程中电石(CaC2)水解形成的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a(OH)2。我国是世界上电石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2016年,我国电石产量达到2730万吨,每吨电石水解后产生1.15~1.3吨电石渣。因此,电石渣排放量超过3000万吨/年。电石渣一般采用堆存堆放,这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若不及时处理,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电石渣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一般占总质量的70%~90%,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和有机杂质(如硫化物、磷化物、氧化铁、氧化镁、二氧化硅等)。因含微量的碳及硫磷杂质而呈灰白色,有微臭味,长时间堆放的陈渣还含有少量碳酸钙。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中,在多个环节中都需要用到石灰,例如铝土矿的溶出环节、采用叶滤机对粗液精制环节、利用石灰乳苛化碳酸钠环节、赤泥脱钠环节等,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在与水反应后同样生成的是氢氧化钙,所以在理论上,石灰是可以用电石渣进行替代的。如果能实现以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生产,不仅减少了石灰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电石渣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渠道,更加绿色环保。
本发明发明人在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实验之后发现,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用在叶滤机中助滤,叶滤机的产能和机头压力都受到了影响,并且对滤出的精制液的纯度也有不小的影响;用电石渣代替石灰乳用于苛化碳酸钠会导致苛化率的明显降低;用电石渣代替石灰进行赤泥的脱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关成果在专利CN201810059764.6中已经有所记载;而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由于电石渣的活性不足,溶出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的方法,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电石渣在替代石灰进行溶出时的活性不足问题,得到较佳的溶出率,实现电石渣的资源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的方法,其包括:
将赤泥和电石渣混合反应,得到活化电石渣;
将活化电石渣与铝土矿混合进行溶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的方法,其先将赤泥和电石渣混合反应,得到活化电石渣;再将活化电石渣与铝土矿混合进行溶出。一方面,赤泥中的水合铝硅酸钠可以和电石渣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钙水化石榴石,并脱除了电石渣中的结晶水,从而有效提高了电石渣的活性,使其应用在溶出环节中,可以完美替代石灰,达到相同甚至更优的溶出效果。另一方面,赤泥本身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的产生的废弃物,将其用于电石渣活化不仅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不影响氧化的生产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溶出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