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磁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224.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浪;杨淑荘;龙静宜;肖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易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型 电磁炉 | ||
本发明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磁炉,包括远程客户端与电磁炉,所述远程客户端包括有信息传输模块,所述远程客户端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电磁炉通讯连接,用于信息传递的;所述电磁炉包括有放置台、摄像头、热线圈、控制按钮与温度显示器,所述放置台位于电磁炉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温度显示器位于放置台的一侧,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放置台的另一侧,所述摄像头位于电磁炉的一侧;所述放置台的内部包括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位于放置台的内部;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有安全模式系统,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安全模块系统连接。本发明中,该电磁炉具有家具智能化操作,不但方便了人们,还使电磁炉的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锅的材质必须为铁质或合金钢,以其高磁导率来加强磁感,从而大大增强涡旋电场及涡流热功率。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但人体只能吸收二价铁,铁锅炒菜中含的是三价铁,然而身体中的还原性维生素可将3价铁转换为2价铁以利吸收。
现有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磁炉,不具有智能化,使用起来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磁炉。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磁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磁炉,包括远程客户端与电磁炉,所述远程客户端包括有信息传输模块,所述远程客户端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电磁炉通讯连接,用于信息传递的;
所述电磁炉包括有放置台、摄像头、热线圈、控制按钮与温度显示器,所述放置台位于电磁炉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温度显示器位于放置台的一侧,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放置台的另一侧,所述摄像头位于电磁炉的一侧;
所述放置台的内部包括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位于放置台的内部;
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有安全模式系统,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安全模块系统连接,用于信息反馈控制安全模式系统。
优选的,所述安全模块系统包括有恒温模式模块、断电模式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与信息传输模块,所述恒温模式模块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安全模式系统通讯连接,用于信息传递,所述断电模式模块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安全模块系统通讯连接,用于信息传递。所述视频监控模块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安全模式系统通讯连接,用于信息传递。
优选的,所述恒温模式模块与热线圈连接,用于信息传递,所述恒温模式模块与温度显示器连接,所述恒温模式模块与控制按钮连接,用于信息传递。
优选的,所述断电模式模块与温度显示器连接,用于信息传递,所述断电模式模块与摄像头连接,所述断电模式模块与热线圈连接,用于信息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易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易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跨径钢混组合箱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自动压胶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