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用高透明高耐黄变热塑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804.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吉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48;C08G18/32;C08K5/13;C08K5/526;C08K5/20;C08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透明 高耐黄 变热 塑性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子用高透明高耐黄变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酯二元醇20~40份、聚醚多元醇10~30份、二异氰酸酯25~50份、扩链剂3~15份、紫外光吸收剂1~3份、抗氧剂0.5~3份、催化剂0.01~0.2份和润滑剂0.5~2份;
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醚二元醇和聚醚三元醇的组合;
所述聚醚二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4000;
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所述聚醚三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6000;
所述聚醚二元醇与聚醚三元醇的质量比为1:(1.2~2);
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的组合;
聚醚三元醇为蓝星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的EP3600;
所述聚酯二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4000;
所述聚酯二元醇选自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或聚己内酯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选自1,2-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UV-326、UV-327、UV-328、UV-329、UV-360、UV-P、UV-234或UV-1130中 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选自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磷酸酯抗氧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异癸基脂、亚磷酸苯二异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或异辛酸亚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选自乙撑双硬脂酰胺、芥酸酰胺或油酸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酯二元醇、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部分催化剂、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扩链剂和剩余的催化剂混合后,挤出造粒,得到所述热塑性聚氨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前还包括预处理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方法为将聚酯二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进行真空脱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水的温度为110~13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水的时间为1.5~2.5 h。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挤出的方法为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和第七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吉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吉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8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