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0211.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杨一童;庞景宇;张海峰;朱正旺;李宏;付华萌;王爱民;张龙;李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泰州鑫玛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30/00;C22F1/00;C22F1/10;C22C19/05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强化 cocrnialnb 多主元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熔炼制备母合金锭;将母合金锭通过电弧熔炼加热熔化,利用铜模铸造法浇铸成合金棒材;将合金棒材进行均匀化处理以及时效处理,获得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调控和热处理工艺获得高温下稳定的沉淀相,在几乎不损失室温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材料承温能力。且合金化成本低廉,制备流程短,工艺简单,使其在高温结构材料领域具有了更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心立方(FCC)多主元合金兼具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在耐高温结构材料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传统的强化方式在高温下强化效果有限,尤其是一些沉淀相在高温下的溶解使材料强度大幅降低,这极大限制了材料的使用温度。因此,通过成分设计和制备及热处理工艺优化获得高温稳定的沉淀相,对于其在耐高温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几乎不损失室温强度和塑性的条件下,获得高温下稳定的沉淀强化相,提高其承温能力,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NiAl中间合金锭:按预设成分配比称重,将镍原料和铝原料置于坩埚中,采用电弧熔炼制备NiAl中间合金锭;
(2)制备CoCrNb中间合金锭:按预设成分配比称重,将钴原料、铬原料和铌原料置于坩埚中,采用电弧熔炼制备CoCrNb中间合金锭;
(3)制备母合金锭:将上述的NiAl中间合金锭和CoCrNb中间合金锭同时置于坩埚中,反复通过电弧熔炼至成分均匀,得到母合金锭;
(4)制备合金棒材:将所述的母合金锭通过电弧熔炼加热熔化,利用铜模铸造法浇铸成合金棒材;
(5)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热处理:将所述的合金棒材进行均匀化处理以及时效处理,获得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
其中,所述的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为再结晶晶粒组织,晶内可见亚微米和纳米级沉淀相;Co、Cr和Ni的总原子百分比为88%~92%,其中Co、Cr和Ni的原子比为1:1:2,Al的原子百分比为4%~6%,Nb的原子百分比为4%~6%。
所述的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1)-(3)中均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先将真空腔室预抽至真空度10-4~10-3Pa,然后充入高纯氩气至真空表显示4×104~8×104Pa,再进行电弧熔炼,熔炼电流为300~500A。
所述的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先将真空腔室预抽至真空度10-4~10-3Pa,然后充入高纯氩气至真空表显示4×104~8×104Pa,再对母合金锭进行电弧熔炼,熔炼电流为300~400A。
所述的沉淀强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采用电弧熔炼加热熔化后,合金熔体温度为合金熔点以上100~400℃,将合金熔体倒入相应尺寸的铜模中,获得合金棒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泰州鑫玛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泰州鑫玛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