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氧植物油一锅法制备生物质多孔吸油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0474.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顺;林本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鑫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24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植物油 一锅 法制 生物 多孔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环氧植物油一锅法制备生物质多孔吸油材料的方法,其是利用植物油脂与生物质多元脂肪羧酸反应制得所述的多孔吸油材料。该方法整个过程中采用环氧植物油与生物质多元脂肪羧酸一锅直接反应,形成植物油聚合物;生物质多元脂肪羧酸中的结晶水失水后气化直接形成孔洞,生物质多元脂肪羧酸兼具反应单体与致孔剂的功能;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绿色无溶剂污染、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来源于生物质;致孔过程中不添加额外的发泡剂;所制得的多孔吸油材料具有较好的快速吸油能力,且操作简单,可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基多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环氧植物油一锅法制备生物质多孔吸油材料的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有机溶剂及矿物油被大量使用。随之产生的工业废弃物或者在生产事故中,导致部分溶剂或废油泄漏到江河湖泊中。废弃物导致水质劣化,威胁水产养殖、农业生产等行业;另外,水生生物及以其为食物的鱼类,摄取的有机废物通过食物链,将有机溶剂带入人们的餐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可降解且高效吸油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吸油材料通常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合成材料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例如活性炭、二氧化硅、有机黏土、活性白土等,这类材料价格便宜;但是存在吸油率低、分离困难等缺点。有机合成材料通常有聚烯烃类、聚氨酯泡沫、丙烯酸酯类树脂等,上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油性及吸油效率,但是难以回收与不降解特性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可降解、价格低廉等优势,但存在不易加工、吸油效率低等缺点,需对其进行修饰改性。
目前,很多研究集中于采用可降解材料制备吸油材料。专利CN 111389379A中公布一种采用废弃纤维与聚乳酸复合改性的吸油材料;该专利采用有机溶剂二氯甲烷制备10-15%的聚乳酸溶液;采用巯基硅氧烷修饰废弃纤维;最终改性废弃纤维与聚乳酸经过长时间反应后,真空干燥制得可降解聚乳酸复合改性吸油材料。该方法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生产过程不环保,难以产业化。专利CN 101831038 A中公布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将纤维素基材和淀粉的混合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再用丙烯酸酯单体在微波条件下共聚修饰吸油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实现了吸油前体积小方便储运;吸油后不易漏油;但是该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污染较严重,难以规模化生产。
植物油脂来源丰富,是一种可降解的绿色生物质资源;每个油脂分子中通常含有多个双键,可以通过环氧化引入环氧基团等官能团,如何基于大豆油制备吸油材料日益受到重视。青岛科技大学王爱婷在其硕士论文《聚合环氧大豆油改性纤维素吸油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中,采用聚合环氧大豆油改性纤维素提高其疏水性,利用溶剂法制备可降解的多孔纤维素接枝大豆油聚合物吸油材料,实现高效的吸油能力及重复吸收性能。该论文中,显示出多孔植物油脂具有制备吸油材料的潜力,为基于植物油脂吸油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指导。该方法由于采用溶剂法,在生产实践中将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
另外,专利CN 101314632A中公布利用大豆油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介绍基于环氧大豆油合成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匀泡剂混合后,再加入蒸馏水,经过多步反应后制成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该方法流程较长,需先将天然植物油脂合成为聚酯多元醇,再与异氰酸酸酯等物质混合,方可制备目标产物,总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环氧植物油一锅法制备生物质多孔吸油材料的方法,采用天然生物基物质为起始原料,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制备具有交联化学结构的聚合物,通过巧妙选择反应物结构,使得交联产物中含有一定量水分,通过挥发脱水的方法,原位制备生物基多孔性吸油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氧植物油一锅法制备生物质多孔吸油材料的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将环氧植物油脂与生物质多元脂肪羧酸按质量比为3:1~2:3制得混合物倒入模具,加热130℃~200℃,优选140-150℃,反应0.2~1.5小时后直接成型,放置0.2~1小时形成多孔的吸油材料;所制备材料的孔隙率为1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鑫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盘锦鑫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