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支亚麻短麻纱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0527.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芳;包迎春;尹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舜昌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4/75 | 分类号: | D06L4/75;D06L4/26;D06L4/13;D06L4/12;D06L4/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飞 |
地址: | 214237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麻 麻纱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支亚麻短麻纱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栉梳机梳理原料:取栉梳机中间段针数的粗细均匀、颜色均匀的短麻;加湿养生‑联梳‑针梳、精梳‑粗纱‑煮漂:煮漂由酸洗、亚漂、轻煮、氧漂四步组成。本发明中精选原料,选择细度一致性好相对均匀的短麻。在短麻纤维分裂度好,并且差异小,因些单独选用的短纤维的效果远远好于后部加工的效果;另外的改进在于煮漂,由于使用这些细度相对好的纤维,化学加工,即煮漂工艺要缓和些,因些,在亚漂、氧漂加工过程中要比常规工艺轻,不损伤纤维,为了确保分裂度适宜再进行一步轻煮,以提高纺纱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麻纱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支亚麻短麻纱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规亚麻短麻纺纱工艺纺出的短麻纱:1.纺纱支数低,基本在24NM以下2.纺出的短麻纱手感硬、粗糙3、纱线粗节和棉结多,布面不干净4.纱线强力低,不匀大,可纺性差、产量低、劳动强度大。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下边二个方面的原因,表现在:1,常规工艺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加重梳理,栉梳机梳理过程中,梳下来根部梢部短麻、黄色灰色短麻、粗硬的细软的短麻都不分开,这些纤维手感、长度差异很大的短麻,化学加工的差异也很大,后道加工很难达到纺纱要求的纤维品质,亚麻纺纱是束纤维纺纱,要求纤维要达到一定细度,也就是分裂度,并且纤维长度要整齐适中,常规工艺只在加强梳理提高纤维品质,却忽视了原料本身的差异,对粗硬的纤维就提高联梳机锡林、工作辊、清除辊的速比,来增加细度,但同时造成了纤维的拉断和回弹,损伤了纤维,也产生了回弹麻造成的麻粒子。原料分裂度的提高是破坏性的,有质量的提高分裂度和纤维分裂度均匀才是更科学2,常规工艺只在煮漂过程中,刻意加重亚漂或氧漂,来改善粗硬纤维,但却在加强煮练的同时损伤了纤维,没有达到尽量减少纤维损伤又能更好地分劈纤维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支亚麻短麻纱的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精选原料,选择细度一致性好相对均匀的短麻。在短麻纤维分裂度好,并且差异小,因些单独选用的短纤维的效果远远好于后部加工的效果;另外的改进在于煮漂,由于使用这些细度相对好的纤维,化学加工,即煮漂工艺要缓和些,因些,在亚漂、氧漂加工过程中要比常规工艺轻,不损伤纤维,为了确保分裂度适宜再进行一步轻煮,以提高纺纱产、质量。轻煮时用复合酶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分离,从而来提高纤维的细度,即提高纤维的分裂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支亚麻短麻纱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栉梳机梳理原料:取栉梳机中间段针数的粗细均匀、颜色均匀的短麻;
(2)加湿养生: 配置加湿养生液,加湿养生液包括软化剂、锭子油、渗透剂、 40~60℃热水混合而成,软化剂、锭子油、渗透剂、 40~60℃热水的比例为6:12:5:100,混合后搅拌20分钟 ,喷洒到短麻表面至短麻的回潮达到15~17%;
(3)联梳:将加湿养生后的短麻放置联梳内联梳得到粗麻条,联梳机内锡林线速度650m/分, 锡林/工作罗拉线速度比为35~45, 清除罗拉/工作罗拉1~3速比5.0~6.3,使得短麻纤维的长度在170~190mm之间;
(4)针梳、精梳:将粗麻条喂入针梳机,针梳包括6道针梳,将针2的细麻条喂入一道精梳,一道精梳喂入量380g、顶梳20号针、线速度17m/分;将一道精梳出来的细麻条喂入二道精梳,
二道精梳喂入量360g、顶梳22号针、速度16m/分;二道精梳的细麻条依次喂入针3、针4、针5、针6后得到细麻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舜昌亚麻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舜昌亚麻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