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自动交替送片卷绕机的交替送片切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1321.9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斌;李发平;李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和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B65B11/02;B65B35/16;B65B35/36;B65B57/14;B65B6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张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自动 交替 卷绕 切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的锂电池自动交替送片卷绕机的交替送片切断结构,包括面板及交替送片切断组件,所述交替送片切断组件包括上交替夹子、下交替夹子、极片夹紧切断机构、光纤检测、极片夹紧机构、放料机构、放料位移纠偏机构、极片抬升机构、极片切断让位机构,所述面板上设有夹料区和卷绕位置,所述放料位移纠偏机构设于所述面板一侧,并与所述放料机构、极片夹紧切断机构、极片夹紧机构、极片抬升机构、极片切断让位机构驱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锂电池卷绕机利用此结构,上交替夹子和下交替夹子交替重复送片至卷绕位置进行卷绕,整个卷绕过程实现自动化交替送片切断并完成卷绕,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卷绕机的卷绕组件,尤其涉及锂电池自动交替送片卷绕机的交替送片切断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能源,已广泛用作无线通讯、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电源,并在用于助力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储能电源等电动力源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现有锂电池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或者卷绕机多为单向送片卷绕,工作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保证。
本发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锂电池自动交替送片卷绕机的交替送片切断结构,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锂电池自动交替送片卷绕机的交替送片切断结构,包括面板及交替送片切断组件;所述交替送片切断组件包括上交替夹子、下交替夹子、极片夹紧切断机构、光纤检测、极片夹紧机构、放料机构、放料位移纠偏机构、极片抬升机构、极片切断让位机构及第一滑条、第二滑条,所述面板上设有夹料区和卷绕位置,所述放料位移纠偏机构设于所述面板一侧,并与所述放料机构、极片夹紧切断机构、极片夹紧机构、极片抬升机构、极片切断让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条及第二滑条固定于所述面板上,所述上交替夹子设于所述第一滑条上,所述下交替夹子及所述光纤检测设于所述第二滑条上,当所述上交替夹子送片至所述卷绕位置时,所述下交替夹子回退至所述夹料区夹住极片,所述光纤检测完成极片检测,所述极片切断让位机构驱动所述极片夹紧切断机构切断极片,所述放料位移纠偏机构驱动所述放料机构、极片夹紧切断机构、极片夹紧机构、极片抬升机构、极片切断让位机构向外移动固定位置避让,所述上交替夹子卷绕完成退回至所述夹料区,所述下交替夹子夹紧极片再次送入卷绕位置,所述上交替夹子和所述下交替夹子交替重复送片至卷绕位置进行卷绕。
特别的,所述放料机构设于所述放料位移纠偏机构上方,所述极片抬升机构及所述极片切断让位机构设于所述极片夹紧机构及极片夹紧切断机构下方,所述极片切断让位机构与所述极片夹紧切断机构驱动连接。
特别的,当所述上交替夹子送片至所述卷绕位置时,所述下交替夹子回退至所述夹料区,所述位移纠偏机构向所述面板移动同时带动夹住极片的所述极片夹紧机构及所述极片夹紧切断机构移动到所述光纤检测处进行极片检测。
特别的,当所述光纤检测完成极片检测后,所述极片抬升机构下降将检测后的极片放入所述下交替夹子,所述极片夹紧切断机构和所述极片夹紧机构同时打开,所述极片切断让位机构驱动所述极片夹紧切断机构向外移动让位,所述下交替夹子夹紧极片向所述卷绕位置移动,所述光纤检测再次完成检测。
特别的,当所述光纤检测再次完成检测后,所述极片切断让位机构驱动所述极片夹紧切断机构回位,所述极片抬升机构抬升,所述极片夹紧机构夹紧极片,所述极片夹紧切断机构夹紧并切断极片,所述放料位移纠偏机构驱动所述放料机构、极片夹紧切断机构、极片夹紧机构、极片抬升机构、极片切断让位机构向外移动固定位置避让,所述上交替夹子卷绕完成退回所述夹料区,所述下交替夹子夹极片再次送入卷绕位置,交替重复送片至卷绕位置进行卷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和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和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隐患智能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病变股骨局部替换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