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水湖泊型湿地的环境健康评价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61474.3 申请日: 2021-05-22
公开(公告)号: CN113435698B 公开(公告)日: 2023-05-30
发明(设计)人: 姚忠;游海林;辛在军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6Q10/0639 分类号: G06Q10/0639;G06Q50/26
代理公司: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代理人: 徐柳华
地址: 330096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浅水 湖泊 湿地 环境 健康 评价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水湖泊型湿地的环境健康评价方法,包括步骤:a.筛选湿地环境健康的评价指标;b.建立湿地环境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c.确定所述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阈值;d.利用多源数据提取所述各指标因子的值;e.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f.利用综合参数评价法计算湿地综合健康指数值;g.根据所述湿地综合健康指数值划分湿地环境健康级。本发明不仅可以得出湿地环境健康的综合评价结果,而且能够提供各个单项指标的环境健康程度,从而有助于湿地管理者对湿地环境健康进行科学评估,并实施准确有效的治理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浅水湖泊型湿地的环境健康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和气候调节器,但湿地又是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生态脆弱区。由于对湿地生态功能认识水平的局限和对经济发展的单纯追求,长期以来在围垦、环境污染、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及气候变化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湿地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了消失和退化的趋势,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目前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和模式,从而引发了如何评价湿地环境健康及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全球性思考。

国外生态系统健康康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引起重视。湿地环境健康评价是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评价模式和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评价指标筛选、指标阈值设定和评估模型优化有待进一步深化。湿地健康可定义为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完整、功能健全,对周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不造成危害,且在长期或突发的自然或人为扰动下能保持弹性和稳定性。但传统的基于湿地水文的物理-化学-生态耦合模型和单个物种指示的模型都没有体现从景观格局上考察湿地整体状况,以及湿地对包括人类在内的邻近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传统的环境健康评价更多依赖于野外调查和地面监测站的采样数据,存在评价对象单一、时效性差、空间范围有限、成本高问题。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为环境健康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和手段。因此为实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环境管理目标,对其诊断评价应尽可能全面反映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湿地健康的影响,并积极应用遥感新技术丰富评价数据源,从而实现对湿地环境健康快速、全面、大范围、低成本的定量评价。

基于此,本发明以提供一套系统的湿地环境健康评价技术为目的,给出了层次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化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为推动湿地保护与管理,特别是为浅水湖泊型湿地的环境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浅水湖泊型湿地的环境健康评价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层次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化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并应用遥感新技术提取指标因子,进而利用综合参数评价法计算湿地综合健康指数值,从而实现对湿地环境健康的综合评价。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水湖泊型湿地的环境健康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湿地环境健康的评价指标:

基于PS(VOR)R﹝压力-状态(活力-组织力-恢复力)-响应﹞模型,以湖泊型湿地的水文水质、湿地景观生态和周边社会影响三要素为主线,并充分考虑遥感数据的可获取性,在既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又力求避免各因子之间的重复性的基础上,筛选能够反映湿地环境健康状况的指标因子。

(2)筛选湿地环境健康的评价指标

建立的湿地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湿地环境健康评价结果,作为湿地环境健康状态层;第二层为准则层,作为连接目标层和指标层的结构,是指标体系的主要系统层次,包括水文、水质、景观和社会四方面的湿地系统特性;第三层为指标层,基于所述准则层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指标分解,包括水源保证率水文环境健康相关指标、湖区水质水质环境健康相关指标、水域面积变化率景观环境健康相关指标,以及湿地保护意识社会环境健康相关指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