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1658.X | 申请日: | 202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1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宇;程荣辉;刘伟琛;曹茂国;姜雨;刘宝;徐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15;G06F30/28;G06F119/0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身 加力燃烧室 导流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板设置在加力内锥体上,且位于加力内锥体的加力稳定器之前,所述导流支板通过弯曲实现可视方向的加力燃烧室的隐身遮挡,该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导流支板设计的边界条件确定导流支板的结构参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导流支板数量、位置及长度;
步骤S2、将所述导流支板划分为多个径向位置,根据三维仿真计算结果,获得各个径向位置的特征流线;
步骤S3、根据隐身遮挡要求对所述特征流线进行极坐标变换,获得初始支板型面;
步骤S4、通过三维仿真迭代,对不符合气动要求的部分型面进行局部修正,获得最终支板型面;
其中,步骤S3中,所述极坐标变换包括:
确定坐标偏移系数δ;
确定待偏移点E1与相邻点D1之间的第一角偏移量Δ,所述相邻点D1是指与所述待偏移点E1位于同一原始特征流线内的相邻的坐标点;
确定所述待偏移点进行偏移后的偏移点E2相对于其相邻点D2的第二角偏移量为Δ2=Δ×δ,其中,所述相邻点D2是指与所述偏移点E2位于同一原始特征流线内的相邻的坐标点,且所述相邻点D2为相邻点D1偏移后的坐标点;
根据所述第二角偏移量确定所述偏移点E2的极坐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边界条件包括导流支板安装数量,导流支板安装几何边界,以及导流支板安装时对应的气动边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所述导流支板的安装数量包括,所述导流支板的数量与所述导流支板后方的加力稳定器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板安装几何边界包括基础合流环型面、基础内锥体型面、加力稳定器起始位置、加力燃烧室前安装边几何位置,步骤S1中,确定所述导流支板的位置包括:
所述导流支板的布置位置与涡轮后机匣支板呈一一对应关系;根据内锥体和合流环结构边界限制,确定导流支板的起始位置;以及根据加力稳定器的结构边界限制,确定导流支板的终止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边界包括加力燃烧室进口总温分布、涡轮出口流体速度分布,步骤S2中,所述三维仿真计算包括:
以加力燃烧室进口总温分布、涡轮出口流体速度分布为输入条件,以由所述导流支板构成的加力燃烧室扩压流路为计算模型,进行三维仿真计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型包括由合流环和内锥体构成的扩压流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径向位置至少包括10个,每个径向位置分别形成一沿气流流动方向的特征流线,所述特征流线由多个点坐标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坐标偏移系数δ包括:
δ=360/a/(θ1-θ)
其中,a为加力稳定器数量,θ1为流线终止点角坐标,θ为流线起始点角坐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身加力燃烧室导流支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不符合气动要求的部分型面是指在仿真过程中,存在局部气动分离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6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导流支板的内锥体
- 下一篇:一种气冷遮挡一体化加力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