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2041.X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易显富;张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和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格律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4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域 特征 iff 模式 信号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收到的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得到70M中频的采样信号,将采样信号分成两路,其中第一路采样信号经过数字下变频处理,第二路采样信号进行MSK实时非相干解调;
S200:第一路采样信号经过数字下变频处理后,得到的输出信号进行过门限检测,提取脉冲描述字;
S300:第二路采样信号经过MSK实时非相干解调后,判断得到的解调信息是否满足过零整数倍规律;
S400:将两路采样信号的处理结果输入脉冲框架搜索,实现模式5信号的前导脉冲分选;
S500:分选出模式5前导脉冲后,对采样信号的数据脉冲进行最佳采样点检测,最后输出模式5信号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第一路采样信号经过数字下变频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1:提供与第一路采样信号的载波保持同频同相的载波,设定第一路采样信号为,则本地载波为;
其中,m(t)是指幅度,是指频率,是指第一路采样信号的初始相位,是指第一路采样信号的中频信号,是指时间;是本地载波频率,是本地载波初始相位;
S12:将采样信号和载波相乘,得到
S13:高频成分被低通滤波器滤除,所以输出的
忽略不计,故相乘后的输出信号:
其中,为低通滤波器的增益;
S14:若相干条件满足,即、,则输出信号的输出为: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所述脉冲描述字,包括提取出的脉冲宽度、脉冲幅度、脉冲到达时间和脉冲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第二路采样信号进行MSK实时非相干解调,包括以下步骤:
S111:设定第二路采样信号为,
那么将和经过延时并移相的相乘后,非相干解调后得到:
其中,为信号的时变包络,是噪声或干扰,是指频率,是指第二路采样信号的初始相位,是指第二路采样信号的中频信号,是指时间;是指信号经过延时的时变包络;
是经过延时并移相的信号;
S112:将非相干解调后的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为:
其中,;
根据MSK信号特征,设,为整数,则滤波后的信号
;
S113:的极性就是的极性,考虑到
,
当信号的传输数据为1时,为正,传输数据为0时,为负;从而能够根据判断的正负确定传输的数据的解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判断得到的解调信息是否满足过零整数倍规律,就是对解调信息进行过零检测,如果是MSK调制信号,则过零点之间的间隔,恰好为模式5信号码率的整数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中,脉冲框架搜索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41:将符合脉冲宽度、满足过零整数倍规律的采样信号,进行标记脉冲检测时间;
S42:判断在设定时间内,采样脉冲信号是否存在4个脉冲;
S43:判断是否符合4个脉冲相对关系;
S44:经过MSK差分解调后,从而输出脉冲信号的识别结果,实现模式5信号的前导脉冲分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0中,对采样信号的数据脉冲进行最佳采样点检测,提取采样信号的数据脉冲信息时,第一局部最大值点,就是最佳点;从这个点向后,每隔10个点,就是下一个最佳值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时域特征的IFF模式5信号盲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工作环境中,点之间的间隔需要判断第9个、第10个点、第11个点的幅度值,找出幅度最大值点并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和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和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0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