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468.X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清;焦齐柱;徐晨;龚彦峰;刘德雄;刘斌;莫阳春;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常温 常导磁浮 隧道 便捷 疏散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包括:敞口型疏散平台、连接平台和输送装置,敞口型疏散平台包括第一底部、第一行走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隧道的衬砌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底部、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C型结构,所述连接平台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行走部,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行走部上,所述输送装置用于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与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上的人员相互转移。本发明可避免人员长期临渊行走,安全性差,并且容易引发次生事故的问题,并且可满足列车故障停车后人员安全快速下车并疏散的要求,此外,C型结构的空腔内可形成人行通道,可方便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
背景技术
磁浮铁路时速可达600~1000km,将满足大城市点对点之间的运输需求。目前,磁浮制式主要采用常温常导磁浮,列车抱轨而行因而具有安全性。当磁浮线路采用隧道结构时,一般在隧道底板上铺设带有可调节支座的轨道梁。列车设置在轨道梁上,这使列车地板面与隧道底板之间的竖向距离达到2.4m~3m。
为了便于救援,研发了一种敞口型疏散平台。虽然这种敞口型疏散平台可提供高度与高速磁浮铁路列车地板面相近的救援通道,当列车在隧道内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在隧道内疏散车内人员时,车内人员无需跨越高速磁浮铁路列车地板面与隧道底板之间的高程差,可直接疏散至救援通道。但是,由这种疏散平台构成的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仍然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当列车发生故障,在配备这种敞口型疏散平台的磁浮铁路隧道内紧急停车疏散车内人员时,车内人员下车后,需延隧道纵向既定方向疏散,由于高速磁浮铁路隧道内高速磁浮铁路列车地板面较高,敞口型疏散平台行走面需与之高度相近,车内人员在敞口型疏散平台上长距离的临渊行走安全性差,并且容易增大人群压力,甚至可能引发次生事故。其次,在敞口型疏散平台边缘安装栏杆等附属设施将严重影响列车行驶安全,并且阻碍车内人员疏散至救援通道,可行性极低;浇筑连接上下走行通道的楼梯,占用隧道内有效净空面积。
因此,需要对磁浮铁路隧道内的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进行改进,以解决在敞口型疏散平台上长距离的临渊行走安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设置在隧道中,所述隧道用于供高速磁浮铁路列车通行,包括:敞口型疏散平台,包括,第一底部,设置在所述隧道底板上,以及第一行走部,所述高速磁浮铁路列车的底板与所述第一行走部的顶面的高度差为H1,其中,0≤H1≤200mm;连接平台,包括,第二底部,设置在所述隧道底板上,以及第二行走部,所述高速磁浮铁路列车的底板与所述高速磁浮铁路列车的顶面的高度差为H2,其中,0≤H2≤200mm,且所述第二行走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部固定连接;以及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行走部上,用于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与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上的人员相互转移。
可选的,所述敞口型疏散平台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部靠近所述隧道的衬砌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部靠近所述隧道的衬砌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隧道的衬砌的表面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底部、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敞口型疏散平台还包括底部插销,所述第一底部上开设有第一插销孔,所述隧道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插销孔,所述底部插销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销孔和所述第二插销孔中。
可选的,所述敞口型疏散平台还包括侧部锚固件,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锚固孔,所述隧道的衬砌上开设有第二锚固孔,所述锚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锚固孔和所述第二锚固孔中。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沿隧道横向贯穿所述连接部的结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