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松懈的螺杆抱紧扣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3833.9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启超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900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松懈 螺杆 抱紧 | ||
一种用于防止松懈的螺杆抱紧扣,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所述螺杆套为中部设有圆柱孔的柱体,该柱体中的所述圆柱孔的侧壁上设有与轴心线平行的松紧缝,所述圆柱孔的内径略小于所要紧固的螺杆的直径;另配备有宽窄销,所述宽窄销为插销,该插销的窄径即厚度小于或等于松紧缝的厚度,该插销的宽径即宽度大于松紧缝的厚度,所述松紧缝的厚度指松紧缝中两个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当宽窄销的宽径撑抵松紧缝的两侧时,圆柱孔的内径等于或大于螺杆的直径;其有益效果是:螺杆套的内径略小于螺杆外径,螺杆套上设置了松紧缝,使螺杆套在自然状态下能够抱紧螺杆,有效防止螺栓紧固件松脱;在松紧缝中插入插销后可以将螺杆套装上或卸下,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松懈的螺杆抱紧扣。
背景技术
常用的紧固件有螺栓螺母组件、螺柱螺母组件、螺钉等,其中螺母为设有中心螺纹孔的多边形柱体,中心螺纹孔的内环壁上设有内螺纹,其与螺柱上的外螺纹配合旋紧,用于紧固和连接两个或多个带有通孔的被紧固件。
螺母与螺栓的紧固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被紧固件长期处于振动中,会导致连接件互相之间存在振动频率差,从而使得连接结构中各连接件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导致螺母与螺栓的连接变松,甚至脱落,进而影响连接结构乃至整个装置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以火车轨道上的紧固螺钉和螺母为例,当火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轨道时,会使轨道上的紧固螺钉和螺母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从而可能导致紧固螺钉和螺母发生一定的位移,导致连接松动,因此,在以前老式的火车轨道上,就时常需要检修人员定时的检修。
因此很多实际应用中需要防止松懈的紧固件装置,目前常见的防止螺栓松动的方式有:双螺母压紧、螺栓螺母插键、螺栓螺母开孔插接金属杆、缠绕铁丝防松、螺栓螺母卡齿咬合或直接胶合或焊合等。
申请人长期研究紧固件防松脱技术,并在前期已经申请了系列专利。但前期申请的系列专利产品使用起来操作复杂,且不便于生产,实际应用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螺母的内径缩小且具有松紧缝的螺杆抱紧扣,以便这种具有松紧缝的小径螺母能够抱紧螺杆,使这种紧固结构在长期震动下无法松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止松懈的螺杆抱紧扣,包括抱紧扣,所述抱紧扣为中部设有圆柱孔的柱体,该柱体中的所述圆柱孔的侧壁上设有松紧缝,即在柱体上圆柱孔的一侧挖设了一个缺口,使柱体上的圆柱孔为圆缺状,所述圆柱孔的内径略小于所要紧固的螺杆的直径;另配备有宽窄销,所述宽窄销为插销,该插销的窄径即厚度小于或等于松紧缝的厚度,该插销的宽径即宽度大于松紧缝的厚度,所述松紧缝的厚度指松紧缝中两个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当宽窄销的宽径撑抵松紧缝的两个对应表面即两侧时,圆柱孔的内径等于或大于螺杆的直径。
使用时,当螺母拧紧在螺杆上后,将宽窄销从窄径方位插入到抱紧扣上的松紧缝中,再将宽窄销旋转90°,将松紧缝撑开,使抱紧扣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螺杆的外径,然后将抱紧扣套入到螺杆上并抵紧螺母,然后将宽窄销再旋转90°,使松紧缝趋向于恢复原状,从而夹紧螺杆,使得螺母无法反旋松动;也可以不用螺母,直接将抱紧扣抵住被紧固件并夹住螺杆;需要拆卸时,将宽窄销从窄径方位插入到抱紧扣上的松紧缝中,再将宽窄销旋转90°,将松紧缝撑开,使抱紧扣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螺杆的外径,然后将抱紧扣直接取出即可。
所述螺杆的直径指螺杆的大径、中径或小径,所述螺杆的大径指螺杆上的外螺纹的牙顶径,所述螺杆的小径指螺杆上的外螺纹的牙底径,所述螺杆的中径指螺杆大径与小径的平均径长,抱紧扣中的所述圆柱孔的内径等于螺杆的大径的80%-99.9%,优选95%;或者所述圆柱孔的内径等于螺杆的中径的90%-99.9%,优选97%;或者所述圆柱孔的内径等于螺杆的小径的95%-99.9%,优选99%。
所述宽窄销的窄径即厚度等于松紧缝的厚度的30%-100%,优选90%;该宽窄销的宽径即宽度等于松紧缝的厚度的1.01-10.0倍,优选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启超,未经刘启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3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