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场控制Ag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4032.4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俐楠;陈建龙;刘红英;陆凯;吴立群;王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B81B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场 控制 ag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场控制Ag2Ga纳米针阵列成形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光刻、蚀刻以在第一硅基板表面阵列形成针尖结构;S2、在针尖结构的尖端处镀一层镉薄膜和银薄膜,以形成探针阵列硅基底;S3、在第二硅基板表面涂覆一层镓膜,并进行加热以使镓膜成为液态,以形成镓膜衬底;S4、将镓膜衬底滑动连接于水平滑轨上;S5、将探针阵列硅基底滑动连接于垂直滑轨上;S6、对镓膜衬底与探针阵列硅基底接通直流电源,以形成电场;S7、通过控制电场强度,以及镓膜衬底、探针阵列硅基底于水平滑轨、垂直滑轨上的滑动方向、滑动速度,以在探针阵列硅基底与镓膜衬底之间形成相应形状的Ag2Ga纳米针。本发明实现了Ag2Ga纳米针阵列成形且形状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针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场控制Ag2Ga纳米针阵列成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针作为一维的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机械性、热稳定性、电子传输和光子传输性、光学性质、光导性和场发射效应等特点,因此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为止,市面上生产单个纳米针多靠技术人员,使用一个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纳米操纵器,将一个镀银的探针与镓液滴接触。该方法费时费力,容易造成误差,纳米针形态难以控制,应用价值较低,无法批量生产。
因此,如果存在使用纳米线对整个探针晶片进行成批成形的方法,制造速度可以大大提高,制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开发品质更优、直径更细长径比更高、制备更简单的纳米针具有更大的产业价值和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场控制Ag2Ga纳米针阵列成形的制备方法,可阵列形成Ag2Ga纳米针,且可控制纳米针的形状,可批量生产纳米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场控制Ag2Ga纳米针阵列成形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对第一硅基板表面进行光刻以及各向异性蚀刻,以在第一硅基板表面阵列形成针尖结构;
S2、在针尖结构的尖端处镀一层镉薄膜,并在镉薄膜外镀一层银薄膜,以形成探针阵列硅基底;
S3、在第二硅基板表面涂覆一层镓膜,并对镓膜进行加热以使镓膜成为液态,从而形成镓膜衬底;
S4、将镓膜衬底滑动连接于水平滑轨上,以实现镓膜衬底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
S5、将探针阵列硅基底相对设置于镓膜衬底上方,并将探针阵列硅基底滑动连接于设置于水平滑轨侧边的垂直滑轨,以实现探针阵列硅基底于镓膜衬底上方的垂直运动;
S6、对镓膜衬底与探针阵列硅基底接通直流电源,以形成电场;
S7、通过控制电场强度,控制镓膜衬底于水平滑轨上的滑动方向、滑动速度,控制探针阵列硅基底于垂直滑轨上的滑动方向、滑动速度,以在探针阵列硅基底与镓膜衬底之间形成相应形状的Ag2Ga纳米针。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具体为:在第一硅基板表面以正方形区域阵列形成针尖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在对针尖结构的尖端处进行镀银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对尖端处用除油剂进行清洗;
S2.2、用水冲洗尖端处的除油剂;
S2.3、将尖端处放置于硫酸溶液中酸洗活化处理;
S2.4、用水冲洗尖端处,再用去离子水对尖端处进行冲洗,直至去除尖端处表面残留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流动性钛白粉闪干料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速的抛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