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形仿生造背功能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5079.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丹琪 |
主分类号: | A47C1/00 | 分类号: | A47C1/00;A47C3/00;A47C7/46;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231699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形仿 生造 功能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脊形仿生造背功能椅,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可升降调节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高度安装有椅座,且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座垫,所述椅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扶手支架,所述椅座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座椅靠支架,且座椅靠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可升降调节的活动架。本发明中座椅的靠背处,设置有腰托机构和背脊托机构,其中腰托机构通过电动伸缩杆和推拉机构的作用,使其具备良好的调节作用,在座椅上可以使其贴合腰椎部位,对腰部进行有效的托护和按摩,保持腰椎部血气的畅通,在脊背与椅靠接触时,背脊托机构产生上下的蠕动,贴合人体的脊柱部位,对背部形成有效、舒适的支撑和按摩,缓解脊椎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形仿生造背功能椅。
背景技术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直立后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适应功能的需要,特别是腰骶交界处的慢性劳损,常为腰痛发病的基础,脊柱的负荷为某段以上的体重、肌肉张力和外在负重的总和。不同的部位的脊柱节段承担着不同的负荷。由于腰椎处于脊柱的最低位,负荷相当大,又是活动段与固定段的交界处,因而损伤机会多,成为腰背痛最常发生的部位,正常人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但各部位活动度不同,颈、腰段活动度较大,胸段活动度极小,骶段几乎无活动性。
对于长期久坐的办公人员,在休息的时候,只能是坐在自己的座椅上休息,而一把普通的椅子不能给到我们本身一个很好的休息,所以在工作空闲缓解颈椎,腰椎的疲劳和身心的疲劳必须在座椅上下文章。而长期的久座伏案最容易受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脊柱,所以普通的椅子只能用来做,不能保护脊柱,现在的脊形仿生椅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脊椎的压力,但是,其背靠大多依靠上身的体重进行调整,在工作时对椅靠的压力不够,造成对于脊椎的托护效果差,且在腰部需要向后靠才能与腰部托架接触,对于腰椎部位的保护效果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脊形仿生造背功能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脊形仿生造背功能椅。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脊形仿生造背功能椅,包括可升降调节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高度安装有椅座,且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座垫,所述椅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扶手支架,所述椅座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座椅靠支架,且座椅靠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可升降调节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侧面通过扭簧铰链安装有头枕,所述椅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具备振动和按摩功能的腰托机构,且腰托机构的侧面安装有推拉机构,所述座椅靠支架的侧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推拉机构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座椅靠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弹性支架,且弹性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多排具有振动效果的背脊托机构,位于座椅中轴线部位的背脊托机构外侧之间铰接有弧形齿条,所述座椅靠支架的侧面顶部安装有多个弹性杆,且弹性杆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弧形齿条的侧面嵌装于驱动机构内部,所述弹性支架、背脊托机构和腰托机构的外侧包覆有弹性网罩。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扶手支架包括矩形套管、矩形撑架和扶手杆,且矩形撑架插入至矩形套管的内部,矩形撑架和矩形套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按钮。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座椅靠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椅靠支架和弹性椅靠支架,且下椅靠支架的侧面设置有与电动伸缩杆相适配的安装槽,弹性椅靠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与活动架相适配的调节槽,下椅靠支架和弹性椅靠支架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延伸架,且延伸架与弹性支架之间稳固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盒体、驱动齿轮和限位件,且盒体和驱动齿轮之间安装有驱动马达,弧形齿条滑动安装于两个限位件之间,且弧形齿条的侧面与驱动齿轮之间啮合传动。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背脊托机构包括T型结构的座体,且座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材质的弧形托块,两个弧形托块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弹性支架稳固连接,座体的端部与弧形齿条内弧面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丹琪,未经张丹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膜片、壳体及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医疗液体药物定量装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