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5G接入网的虚拟资源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5089.6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1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王园园;王猛;王程;武广智;罗章璇;田霖;张宗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何春廷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接入 虚拟 资源 系统 | ||
1.一种面向5G接入网的虚拟资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控模块和云管模块;
所述管控模块,用于输入资源配置参数,并展示当前已管理的虚拟资源和网元的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所述静态信息包括:网元名称、网元IP地址、宿主机IP地址、网元状态、vcpu数量、内存大小、磁盘大小、镜像名称、光口名称、光口数量、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所述动态信息包括:CPU占用率和内存使用情况;
所述云管模块,用于根据资源配置参数对网元进行创建、启动、关闭、更新、删除以及监控云管平台资源信息、监控网元资源信息;
所述云管模块包括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信息解析模块和虚拟资源管理模块;
所述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用于接收资源配置参数,根据资源配置参数完成网络服务创建和网元的生命周期管理,并将网络服务创建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信息与信息解析模块进行互通;
所述信息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传输的数据调用虚拟资源管理模块的虚拟资源,并根据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的任务类型反馈对应的网元的参数;
所述虚拟资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信息解析模块的指令分配相应的虚拟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5G接入网的虚拟资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包括:
管控模块获取创建网元的请求数据,在请求数据里面添加网元资源相关的字段,所述字段包括:指定网元的参数和下发网元连接配置参数;
所述指定网元的参数包括: 操作类型CtlType、网元名称、镜像名称、网元IP地址、网元部署位置、CPU数量、内存容量、磁盘大小、万兆网卡名称、万兆网卡数量,其中操作类型CtlType的类型为创建Create;
所述下发网元连接配置参数包括:核心网AMF网元IP地址、基站CU-CP网元IP地址、基站CU-UP网元IP地址、基站DU网元IP地址,用于修改OM的配置文件OMCfg.xml、CU用户面CU_UP配置文件CuUpCfg.xml、CU控制面CU_CP配置文件CuCpCfg.xml、DU配置文件DUCfg.xml;
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解析创建网元的请求数据,获取需要使用网卡个数,判断当前虚拟资源池中资源是否足够,然后下发创建指令,返回消息时,返回真实创建时使用的资源大小;
信息解析模块根据创建指令解析创建网元的请求数据,调用虚拟资源管理实现网元的创建,当创建成功时,返回具体网元参数,返回参数包括:命令类型、命令执行结果、网元名称、网络服务ID、网元I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5G接入网的虚拟资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包括:
管控模块获取启动网元的请求数据,根据启动网元的请求数据下发启动网元命令至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启动网元命令的参数包括:类型设定为启动start的操作类型CtlType、网元名称、镜像名称、网元IP地址、网元部署位置、CPU数量、内存容量、磁盘大小、万兆网卡名称、万兆网卡数量、核心网AMF网元IP地址、基站CU-CP网元IP地址、基站CU-UP网元IP地址、基站DU网元IP地址、修改OM配置文件OMCfg.xml、CU用户面CU_UP配置文件CuUpCfg.xml、CU控制面CU_CP配置文件CuCpCfg.xml、DU配置文件DUCfg.xml;
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根据启动网元命令解析启动网元的请求数据,确认网元状态为关机,然后下发启动网元的命令;
信息解析模块接收启动网元的命令,并调用实际接口实现网元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5G接入网的虚拟资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包括:
管控模块获取关闭网元的请求数据,根据关闭网元的请求数据下发关闭网元命令至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关闭网元命令的参数包括:类型设定为关闭stop的操作类型CtlType、网元名称;
基站资源编排管理模块根据关闭网元命令解析关闭网元的请求数据,确认网元状态为关机,然后下发关闭网元的命令;
信息解析模块接收关闭网元的命令,并调用实际接口实现网元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未经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0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