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高岭土的硫化铜矿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5699.6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0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于传兵;刘志国;王传龙;邓朝安;尤腾胜;王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0;B03D103/02;B03D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曹素云;张超艳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岭土 硫化 铜矿 分离 组合 抑制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岭土的硫化铜矿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分离方法。所述组合抑制剂包括质量比为(70.0~95.0)∶(5.0~30.0)的过碳酸钠和木质素黄酸盐。本发明分离方法针对含高岭土的硫化铜矿石,通过添加聚丙烯酸盐分两阶段对高岭土进行抑制,铜硫混合浮选得到铜硫混合精矿;针对铜硫混合精矿采用所述组合抑制剂与石灰组合的形式抑制硫铁矿浮选铜矿物,达到低碱度下铜硫分离,并取得较好的技术指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冶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高岭土的硫化铜矿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硫化铜矿石选矿中,除铜矿物(包括黄铜矿、辉铜矿、铜蓝、斑铜矿等)外,其他矿物一般为硫铁矿(包括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等)、赤铁矿、磁铁矿,脉石主要为石英、长石、绢云母、伊利石、绿泥石、角闪石、高岭土、硬石膏、黑云母、透辉石及铁白云石等。
硫化铜矿石选矿中,铜矿物和硫铁矿是回收的主要目的矿物,铜硫浮选分离是该类矿石选矿的主要技术难题。另外,高岭土是铜硫矿中常见的非金属矿物,他们在磨矿过程中易泥化并随铜矿物和硫矿物上浮,影响铜精矿、硫精矿品质和回收率,故高岭土的存在会增加铜硫分离的难度。再者,矿石中伴生少量金银等稀贵金属也应考虑综合回收。因此,该类矿石选矿的主要难点是:(1)硫化矿与高岭土的分离;(2)铜矿与硫矿物的浮选分离;(3)矿石中伴生金银的综合回收。
目前,硫化矿与高岭土的分离常用抑制剂为水玻璃、六偏磷酸钠、柠檬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等。铜硫分离过程中涉及到的铜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等,硫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白铁矿等;目前生产中最为常见的浮选工艺就是“抑硫浮铜”工艺和“铜硫混浮-铜硫分离”工艺。常规浮选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工艺采用抑制高岭土和硫铁矿浮选铜矿物-选铜尾矿活化硫铁矿抑制高岭土浮选硫矿物;其中,图1中辅助抑制剂是指硫铁矿的辅助抑制剂,一般为亚硫酸钠、腐殖酸钠、焦亚硫酸钠、次氯酸盐、氰化物等。
申请人意识到:上述的浮选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艺流程存在的缺点:
(1)在粗选和扫选均需要采用抑制剂对高岭土进行抑制,导致石灰和高岭土抑制剂用量大,且抑制效果差,影响铜精矿和硫精矿品质。(2)粗选需要加入石灰和高岭土抑制剂抑制高岭土和硫铁矿,会对铜浮选有一定的影响。(3)硫浮选需要加入活化剂,增加药剂成本。(4)流程的适应性差,尤其是当高岭土含量高时,技术经济指标较差。
二、抑制剂存在的缺点及不足:
(1)抑制剂的选择性差、药剂用量大、药剂成本高。(2)硫铁矿的主要抑制剂为石灰,存在以下的问题:大量石灰能促进矿浆中粘土矿物颗粒与硫化铜矿物颗粒异相凝聚,不利于矿物颗粒的分散与浮选分离;其次,大量的石灰对黄铜矿、斑铜矿等铜矿物有的可浮性有较大影响。再次,石灰用量较大,出现管道堵塞、结垢、腐蚀设备,尤其是石灰造成矿山废水因pH值过高等。第四,采用亚硫酸钠、腐殖酸钠、焦亚硫酸钠、木质素、次氯酸盐、氰化物等辅助抑制剂与石灰组合作铜硫分离的抑制剂,该工艺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铜硫矿物分离效果,但是辅助抑制的用量较大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3)该药剂制度不利于矿石中金银矿物的综合回收。
因此,开发出可实现含高岭土硫化铜矿的低碱度分离抑制剂,以及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既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国家政策,也促进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高岭土的硫化铜矿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及分离方法。以克服高岭土及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导致高岭土影响精矿品质,铜硫分离困难,选矿药剂用量大、药剂成本高,金银回收率低,选矿尾矿水因pH值过高带来的环保问题。本发明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使用简单、适应能力强、技术指标良好且稳定、药剂绿色环保等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监督工作的数据采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阳系八大行星动态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