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子节气门体用新型传感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6072.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全雪锋;雷荣;秦峰;陈元坤;万里军;陈新梅;邹生华;张兴华;夏志强;王涛;张改宁;路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4 | 分类号: | G01D5/14;G01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6117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 节气 体用 新型 传感器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节气门体用新型传感器组件,其中印制电路板(3)固定于盖板(1)的印制电路板(3)安装面上;盖板(1)上设置有传感器插座凹槽(7);传感器导线插针(2)镶嵌于盖板(1)内部;盖板(1)内侧设置有两个电机插座凹槽(11);电机正极导线插针(4)与电机负极导线插针(5)一端伸出传感器插座凹槽(7)底面,另一端适配于两个电机插座凹槽(11)中;盖板(1)内侧周边开有环形密封凹槽(12),O型密封圈(6)安装于环形密封凹槽(12)内。本发明在传感器设置两路互补输出信号,可以更加精准获取节气门片的位置,印制电路板电路包含4组滤波电路,有效滤除电路中的交流分量,提高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电子节气门体用新型传感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为CN201810501145.8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节气门体及位置传感器固定座、位置传感器高温注塑方法,其中,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固定座包括:座本体、传感器卡槽和传感器插针卡接件;传感器卡槽成型于座本体上,用于放置位置传感器;传感器插针卡接件连接于座本体一端,位置传感器放置传感器卡槽之后,位置传感器的插针与传感器插针卡接件配合。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牵引力控制、巡航控制、怠速控制等汽车智能化控制已成为汽车的标准化配置,得到了汽车厂商和客户的青睐,汽车电子节气门体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机械拉索式节气门体,节气门体传感器为一独立元件的形式安装在节气门体的一侧,通常为电阻式的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节气门轴转动角度变化引起的电压模拟量反馈给ECU控制器,该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无法实现对节气门体阀片的精确控制,同时电阻式传感器的寿命、测量精度、以及可靠性较低。现如今电子节气门体的传感器组件普遍采用的有电阻式位置传感器、单路输出的霍尔传感器等,虽然实现了对节气门体阀片的闭环控制,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微处理器与逻辑电路的速率越来越快,信号的上升与下降时间越来越短,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线性度与精度要求不断提高,这就使得传统的电磁兼容与信号不稳定问题日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的一种汽车电子节气门体用新型传感器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对节气门体阀片的精确控制,同时电阻式传感器的寿命、测量精度、以及可靠性较低,传统的电磁兼容与信号不稳定日益突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电子节气门体用新型传感器组件,包括盖板、传感器导线插针、印制电路板、电机正极导线插针、电机负极导线插针、O型密封圈;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于盖板的印制电路板安装面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传感器插座凹槽;所述传感器导线插针镶嵌于盖板内部,其一端伸出盖板的印制电路板安装面,另一端伸出盖板的传感器插座凹槽底面;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两个电机插座凹槽;所述电机正极导线插针与电机负极导线插针一端伸出盖板的传感器插座凹槽底面,另一端适配于两个电机插座凹槽中;所述盖板内侧周边开有环形密封凹槽,所述O型密封圈安装于环形密封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印制电路板安装面上设置有三个凸台,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开有三个定位孔以及四个通孔焊盘;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定位孔套入盖板的凸台中并将四个通孔焊盘套入传感器导线插针端部,将凸台进行热铆,所述四个通孔焊盘与传感器导线插针端部锡焊连接,用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导线插针的电镀区A打镍底后镀金处理且高度不低于7mm,其电镀区B打镍底后镀锡处理且高度不低于5mm;所述电机正极导线插针与电机负极导线插针的电镀区A打镍底后镀金处理且高度不低于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