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6295.9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田猛;曹珂境;王瑞毅;党兰学;左宪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75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脉冲 神经网络 合成 孔径 图像 分类 方法 | ||
1.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预训练,保存训练好的权重参数;
步骤2:对合成孔径声呐图像进行显著性计算,将显著性计算结果输入至脉冲编码器中进行脉冲编码;其中,所述显著性计算采用基于图论的显著性计算、谱残差和Itti方法;所述显著性计算结果包括合成孔径声呐图像的视觉显著图;所述脉冲编码具体为:将输入的图像数据编码为发放次数分布符合泊松过程的脉冲序列;
步骤3:将预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权重参数迁移到多层脉冲神经网络作为初始权重参数,使用集成学习的方法对多层脉冲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步骤4:将脉冲编码器的输出结果作为训练好的多层脉冲神经网络的输入,采用脉冲解码器对多层脉冲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进行解码以判别最终分类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具体为:包括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卷积层、激活层、池化层、全连接层和输出层,神经元参数的偏置设置为0,激活函数设置为ReLU激活函数,池化层设置为平均池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多层脉冲神经网络由LIF神经元组成,所述多层脉冲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卷积层、激活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F神经元具有神经元膜电位的泄漏、积累以及阈值激发三个特征,所述LIF神经元泄漏、积累以及阈值激发过程具体为:
其中,Vmem为后神经元膜电位,τm为膜电位衰减的时间常数,Vrest为静息电位,Rm为细胞膜的阻抗,I(t)表示输入电流,为每个时间步的前神经元脉冲的加权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层在每个时间步中,每个LIF神经元对输入的脉冲与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以计算其输入电流,并将其整合到膜电位中,若膜电位超过卷积阈值,LIF神经元产生脉冲并复位膜电位,否则膜电位发生衰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层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其输入电流:
其中,表示在时间t内l层累积到l+1层神经元j膜电位的总电流流入,nl表示l层神经元的总数量,表示l层神经元i到l+1层神经元j的连接突触权重,表示l层神经元i在时间t内的脉冲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化层在每个时间步中,每个LIF神经元对输入的脉冲进行平均卷积操作以计算其输入电流,并将其整合到膜电位中,若膜电位超过卷积阈值,LIF神经元产生脉冲并复位膜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化层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其输入电流:
其中,表示在时间t内l层累积到l+1层神经元j膜电位的总电流流入,表示l层神经元i在时间t内的脉冲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图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解码器的神经元数量与需要分类的类别数量相同;
步骤4具体包括:解码器将多层脉冲神经网络提取到的一维向量特征累加进行最终分类,所述累加是指每个时间步输出脉冲与对应输出层的权重相乘后的求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2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混合循环式通风发酵罐
- 下一篇:一种增压器隔热罩的点焊无痕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