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6942.6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楼聪;瞿浩健;胡显锋;郑朝灿;李晓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中天城建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薄盈盈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水泥360~430份,细骨料750~800份,粗骨料1100~1200份,外加剂6~12份,改性微粉掺料22.5~90份和水150~170份;所述改性微粉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6~12份,硅灰4~8份,再生微粉掺合料6~18份;所述再生微粉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再生混凝土微粉4~15份,砖粉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微粉掺合料的粒径<0.16mm,比表面积>350m2/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为石子,所述石子的粒径为5~31.5mm的连续级配,含泥量为0.2~0.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砂,所述河砂的细度模数为2.8~3.0,含泥量为2.0~2.4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的粒级为1250目,比表面积为20~28m2/g,28天活性指数为9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2%,需水量比为95~98%,烧失量为≤4.5%,28天活性指数为9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微粉掺合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再生混凝土微粉烘干,控制含水量≤0.3%;然后与砖粉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得再生微粉掺合料。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再生微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再生混凝土微粉烘干,控制含水量≤0.3%;然后与砖粉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得再生微粉掺合料;
(2)在再生微粉掺合料中加入粉煤灰和硅灰,混合均匀后得改性微粉掺料;
(3)在改性微粉掺料中加入粗骨料、75%水、50%细骨料,一次搅拌后,再加入外加剂、水泥、剩余的50%细骨料和剩余的75%水;二次搅拌,得再生微粉水泥砂浆;
(4)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一次装入试模,养护1d后脱模取出,放入温度18~22℃,湿度大于等于95%的混凝土养护室养护7~28d,即得再生微粉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一次搅拌采用手动搅拌,搅拌时间为15~30s;二次搅拌采用机械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中天城建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中天城建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9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直径绝缘导线折弯机
- 下一篇:一种抗菌易清洁食品级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