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7142.6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贾鹏蛟;陈城;史培新;杜欣;吴奔;张雯超;刘维;任睿祺;唐强;黄钰程;徐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9/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建 超浅埋大 断面 地铁 车站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施作工作井,在工作井内安装用于顶进钢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再进行如下步骤的施工:
(1)预制圆形钢管(1)和矩形钢管(2):在矩形钢管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对环形锁扣(3);在圆形钢管的一侧管壁和矩形钢管的两侧管壁,沿轴向等间离分段设置若干个四个边角处通孔;
(2)以预制的圆形钢管为四个顶角,按设计位置通过顶管机依次顶进;在两侧的圆形钢管之间和上端水平向的圆形钢管之间,分别通过顶管机依次顶进矩形钢管,相邻钢管通过环形锁扣密封连接形成矩形腔(14),由若干个矩形钢管和矩形腔依次连接,分别形成侧向支撑部和横向支撑部;
(3)将钢绞线(4)经通孔分别贯穿侧向支撑部和横向支撑部,钢绞线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于圆形钢管内,张拉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在侧向、横向支撑部和圆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6);
(4)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形成的管幕支护结构下进行主体施工;
(5)分别施作开挖上导洞(7)和下导洞(8),同时进行各导洞的支护;
(6)在下导洞内施作底纵梁(10)和防水层,在上导洞内施作顶纵梁(9)和防水层,再施作钢管柱(11),形成整体支护体系;
(7)先开挖负一层中跨土,再同时开挖边跨土体,拆除上导洞结构,施作负一层顶板和侧墙结构;
(8)向下继续开挖土方至负一层中板(12)处,铺设侧墙防水层,浇筑负一层中板结构和侧墙结构,完成负一层的二衬结构;
(9)向下依次开挖到分层板设计标高,按步骤(8)完成剩余各层防水和二衬结构浇筑;
(10)待中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至底板(13)设计标高,凿除下导洞砼;施作低纵梁中间部分车站底板;
(11)待中跨结构底板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分段、跳段开挖边跨范围内的土方至底板下方,施作垫层、防水层和结构底板;
(12)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施作剩余防水层及地下二层结构侧墙,随后施作内部附属设施,完成车站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矩形腔的宽度与矩形钢管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矩形钢管轴向钢绞线的设置间距为0.5~1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部和圆形钢管内填充的混凝土为超流态自密实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后的地铁车站为矩形断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71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