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薇甘菊化感作用的果园生态控制与修复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67933.9 申请日: 2021-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3207561B 公开(公告)日: 2023-05-23
发明(设计)人: 张付斗;申时才;徐高峰;杨韶松;温丽娜;陶琼;徐云;金桂梅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0/00 分类号: A01G20/00;A01G13/00;A01G17/00;A01G22/25
代理公司: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代理人: 康珉
地址: 650205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甘菊 作用 果园 生态 控制 修复 构建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入侵杂草薇甘菊化感作用的果园生态控制与修复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薇甘菊入侵的果园,通过生物测定对化感模式受体植物莴苣的化感作用综合指数RIS,而合理选择耐受性和竞争性强的替代植物,并以替代控制为主分别结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措施,构建出对该入侵杂草的果园生态控制与修复方法;对莴苣化感作用综合指数RIS>0.8时的入侵果园,选择饭苞草、荩草、马齿苋或红薯为替代物种,按替代物种:薇甘菊的种群密度1:1比例种植替代物种并结合农业防治措施;对莴苣化感作用综合指数RIS为0.5~0.8时的入侵果园,选择马齿苋、红薯、臭灵丹或蒲公英为替代物种,深耕后按替代物种:薇甘菊的种群密度1:1~3比例套种替代物种并结合物理防治措施,所述物理防治措施是结合中耕铲除薇甘菊地上部分植株,所述套种指薇甘菊幼苗出齐后25~30天,种植替代物种于果园行间;对莴苣化感作用综合指数RIS<0.2时的入侵果园,选择皱叶狗尾草、枫茅、饭苞草或荩草为替代物种,免耕或浅耕后按替代物种:薇甘菊的种群密度1~3:1比例混种替代物种并结合化学防治措施,所述混种指在薇甘菊出苗期将替代植物无规则撒播混合到其种群中;

化感作用综合指数RIS=(RI株高+RI根长+RI鲜重)/3,其中,RI=TR/CK,RI为薇甘菊对莴苣的化感作用指数,TR 为莴苣在与薇甘菊共生处理中的株高、根长或鲜重值,CK 为莴苣单独生长作为薇甘菊空白对照处理中的株高、根长或鲜重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侵杂草薇甘菊化感作用的果园生态控制与修复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防治措施是采用深浅轮耕后间种替代物种,所述深浅轮耕指上年深耕而次年浅耕,间种指在薇甘菊出苗期相间种植替代物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侵杂草薇甘菊化感作用的果园生态控制与修复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防治措施是果园套种替代物种后,在薇甘菊主茎长度<30cm的时期,结合中耕铲除薇甘菊地上部分植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侵杂草薇甘菊化感作用的果园生态控制与修复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防治措施是在替代物种的营养生长期,并且当薇甘菊主茎长为10~15cm时,按照二氯吡啶酸的用量83.0~123.0 g ai/hm2定向茎叶喷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79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