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风筝线伤人的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8184.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9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琬琳;张杰;晏文靖;冒莉;赵健;王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G08B21/18;G08B25/10;H04L67/125;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刘瑞平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风筝 伤人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风筝线伤人的保护方法,以解决风筝线割喉骑行人员的问题,其能够对进入风险区域的骑行人员进行提醒报警,防止骑行人员被风筝线割喉,保护了骑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风筝线伤人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各地都会发生很多次风筝伤人事故,风筝线割喉电动车、摩托车骑行人员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过风筝线缠住摩托车后轮导致摩托车失控致骑行人员当场身亡的惨剧。
风筝线的拉力能够达到90公斤左右,难以被拽断;并且市面上的风筝线一般使用的是腈纶、丙纶材质,其直径只有0.2毫米左右,其颜色以白色、灰色为主,呈半透明,因此在远离风筝线的状态下,骑行人员无法辨认出风筝线的存在;同时由于电动车、摩托车骑行速度较快;上述这些原因导致了风筝线割喉骑行人员的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风筝线伤人的保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风筝线割喉骑行人员的问题,其能够对进入风险区域的骑行人员进行提醒报警,防止骑行人员被风筝线割喉,保护了骑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风筝线伤人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将第一GPS定位模块安装在风筝的线轴,用所述第一GPS定位模块测得放风筝人所在点的WGS-84坐标值并将上述坐标值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的主控模块;
步骤2.将第二GPS定位模块安装在风筝端,用所述第二GPS定位模块测得风筝的WGS-84坐标并将上述坐标值发送至第一GPS定位模块,所述第一GPS定位模块将上述坐标值发送至主控模块;
步骤3.所述主控模块根据上述坐标值和来计算当前风筝线与正北向的夹角即方位角α0、与水平向的夹角即俯仰角β0;
步骤4.将风筝线割喉的危险高度预设为hg,所述主控模块计算出在hg高度下的风筝线长度为
步骤5.所述主控模块根据上述坐标值方位角α0、俯仰角β0以及风筝线长度Hg计算出危险点的WGS-84坐标值
步骤6.将第三GPS定位模块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上,用所述第三GPS定位模块测得骑行人员的WGS-84坐标值并将上述坐标值发送至主控模块;
步骤7.主控模块根据上述坐标值和计算出危险点和骑行人员之间的直线距离,当上述直线距离小于危险距离阈值时,主控模块发送提醒报警信息至电动车或摩托车。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主控模块根据上述坐标值和来计算当前风筝线与正北向的夹角即方位角α0、与水平向的夹角即俯仰角β0具体包括:
步骤3.1.分别将上述坐标值和由WGS-84坐标系转换至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坐标值(X1,Y1,Z1)和(X2,Y2,Z2);
由WGS-84坐标系转换至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为:
其中,主曲率半径a为地球参考椭球体长半轴,b为地球参考椭球体短半轴,e为参考椭球体第一偏心率,为WGS-84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Y,Z)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步骤3.2.计算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相对增量值(ΔX,ΔY,Δ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