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8190.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7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6 | 分类号: | B01D63/06;B01D61/02;B01D61/10;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净水器 | ||
1.一种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瓶,纵长方向延伸,开设有原水进口、纯水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原水进口、纯水出口和废水出口设置于所述滤瓶的同一端;
原水管,其轴线与所述纵长方向平行,所述原水管设置于所述滤瓶内,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
中心管,套设于所述原水管外,其内表面与所述原水管的外表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导流空间,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原水管远离所述原水进口的尾端密封连接;以及
反渗透膜组件,包括缠绕在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单元、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膜单元靠近所述原水进口的一端的头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膜单元远离所述原水进口一端的尾盖,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外表面与所述滤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存储纯水的空腔,在原水停止进水后,位于所述空腔中的纯水能够在自身静压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浓水侧返流,所述空腔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其中,所述尾盖与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尾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原水管的尾部连通,原水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进入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膜层当中;
其中,所述中心管设有通孔,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纯水流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流空间连通,所述头盖上设置有纯水通道,所述纯水通道一端与所述导流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容积大于或等于500ml,以保障返流至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所述浓水侧的纯水至少部分挤出所述浓水侧的浓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和所述导流空间均呈圆筒形,所述空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三倍的所述导流空间的横截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出口、原水进口和废水出口依次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出口与所述纯水通道的距离大于所述废水出口与所述纯水通道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面对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末端面的内侧设置多根限位筋,多根所述限位筋沿着径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相邻的所述限位筋之间形成供原水进入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膜层当中的所述第一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盖还设置有废水通道,所述头盖与所述反渗透膜单元靠近所述原水进口的端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废水通道连通,所述废水通道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以使得所述反渗透膜单元产生的浓水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废水通道,并最终从所述废水出口流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通道与所述废水通道相互密封隔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单元的外表面包裹用于防止串水的密封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管靠近所述原水进口的一端与所述头盖和所述滤瓶均密封连接。
1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反渗透滤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1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