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CAS定向天线发射波束控制合成全向方向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8397.4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6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付红;胡勇;李涛;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cas 定向天线 发射 波束 控制 合成 全向 方向 方法 | ||
1.一种基于TCAS定向天线发射波束控制合成全向方向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基于相控阵天线的阵中相邻单元的互耦系数相同原理,通过对定向天线中J1通道、J2通道、J3通道、J4通道进行收发测试,由测试数据计算出定向天线4个通道的幅度相位信息,从而实现定向天线监测功能,再根据理想分布对定向天线进行校准;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启动天线连接状态自检,如果定向天线中J1通道、J2通道、J3通道、J4通道连接正常,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2;
步骤2,天线连接异常次数errCount自加1,即errCount+1,等待T秒,进入步骤3;
步骤3,如果天线连接异常次数errCount大于M次,从FLASH存储器中读取上次天线校准参数,进入步骤36;否则进入步骤1;
步骤4,J1通道发射校准信号,J2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J3通道、J4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通负载,记录J2通道接收到的J1通道耦合信号AJ1-0,进入步骤5;
步骤5,J1通道发射校准信号较步骤4反相180°,J2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J3通道、J4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通负载,记录J2通道接收到的J1通道耦合信号AJ1-180,进入步骤6;
步骤6,步骤4测得的耦合信号AJ1-0减去步骤5测得的耦合信号AJ1-180,去掉串扰信号,获取J2通道接收到的J1通道耦合信号AJ1,进入步骤7;
步骤7,根据J2通道接收到的J1通道耦合信号AJ1,计算得到J2通道耦合的校准信号幅度信息PT1T2和相位信息ΨT1T2,进入步骤8;
步骤8,重复步骤4~步骤7,控制J1通道发射校准信号,分别控制J3通道、J4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另两个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通负载,分别记录J3通道接收到J1通道的耦合信号幅度信息PT1T3和相位信息ΨT1T3;J4通道接收到J1通道的耦合信号幅度信息PT1T4和相位信息ΨT1T4;进入步骤9;
步骤9,重复步骤4~步骤8,分别控制J2通道、J3通道、J4通道发射校准信号,得到对应的校准信号耦合幅度信息PT2T3、PT2T4、PT2T1、PT3T4、PT3T1、PT3T2、PT4T1、PT4T2、PT4T3和相位信息ΨT2T3、ΨT2T4、ΨT2T1、ΨT3T4、ΨT3T1、ΨT3T2、ΨT4T1、ΨT4T2、ΨT4T3,进入步骤10;
步骤10,基于相控阵天线的阵中相邻单元的互耦系数相同原理,比较PT1T2、PT1T3、PT1T4、PT2T3、PT2T4、PT2T1、PT3T4、PT3T1、PT3T2、PT4T1、PT4T2、PT4T3的功率大小,选择功率最小的一路作为基准通道;进入步骤11;
步骤11,以步骤10选定基准通道,参照步骤4~步骤7原理,按照0.5dB步进分别调整其他3路通道发射程控衰减,选择这3路通道中的一路通道为被测试通道发射校准信号,基准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另两路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通负载,更新被测试通道的校准信号耦合幅度信息PX,进入步骤12;
步骤12,如果基准通道接收到被测试通道的校准信号耦合幅度信息PX大于基准通道到被测试通道的耦合信号,则程控衰减继续增加0.5dB,重复步骤11~步骤12,否则进入步骤13;
步骤13,选择下一通道,重复步骤11~步骤12进行校准;若无下一通道,则初始化最大相位差ΨMAX=360°,进入步骤14进行相位校准;
步骤14,J1通道发射校准信号,J2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J3通道、J4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通负载,记录J2通道接收到的J1通道耦合信号AJ1-0,进入步骤15;
步骤15,J1通道发射校准信号较步骤14反相180°,J2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J3通道、J4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通负载,记录J2通道接收到的J1通道耦合信号AJ1-180,进入步骤16;
步骤16,步骤14测得的耦合信号AJ1-0减去步骤15测得的耦合信号AJ1-180,去掉串扰信号,获取J2通道接收到J1通道校准信号的耦合信号AJ1,进入步骤17;
步骤17,根据J2通道接收到J1通道校准信号的耦合信号AJ1计算得到校准信号相位信息ΨT1T2,进入步骤18;
步骤18,重复步骤14~步骤17,仍控制J1通道发射校准信号,分别控制J3通道、J4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另两个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通负载,分别记录J3通道接收到J1通道的耦合信号相位信息ΨT1T3;J4通道接收到J1通道的耦合信号相位信息ΨT1T4;进入步骤19;
步骤19,重复步骤14~步骤18,分别控制J2通道、J3通道、J4通道发射校准信号,得到对应的相位信息ΨT2T3、ΨT2T4、ΨT2T1、ΨT3T4、ΨT3T1、ΨT3T2、ΨT4T1、ΨT4T2、ΨT4T3,进入步骤20;
步骤20,根据步骤19,获取了4个通道的相位信息ΨT1T2、ΨT1T3、ΨT1T4、ΨT2T3、ΨT2T4、ΨT2T1、ΨT3T4、ΨT3T1、ΨT3T2、ΨT4T1、ΨT4T2、ΨT4T3,计算J1通道、J2通道、J3通道、J4通道中相邻两通道之间的相位偏差,依次查询J1通道、J2通道、J3通道、J4通道耦合接收其左右相邻通道的发射校准信号,比较接收的左右相邻通道的相位偏差,找出相位偏差最大的两个相邻通道,计算得到当前相邻两通道最大的相位差ΨCUR,设JX通道耦合接收J(X+1)%4通道发射的校准信号相位偏差最大,进入步骤21;
步骤21,如果ΨCUR小于ΨMAX,设置ΨMAX=ΨCUR,进入步骤22,否则设置PCUR_DIFF=0,PMAX_DIFF=K1dB,进入步骤26;
步骤22,J(X+3)%4通道发射校准信号,计算J(X+2)%4通道耦合接收J(X+3)%4通道发射校准信号的相位差;J(X+1)%4通道发射校准信号,计算J(X+2)%4通道耦合接收J(X+1)%4发射校准信号的相位差,进入步骤23;
步骤23,如果J(X+2)%4通道耦合接收J(X+3)%4通道的相位差ΨT(X+3)%4,T(X+2)%4小于J(X+2)%4通道耦合接收J(X+1)%4通道相位差ΨT(X+1)%4,T(X+2)%4,进入步骤24,否则进入步骤25;
步骤24,如果J(X+2)%4通道耦合接收J(X+1)%4通道的相位差大于J(X+2)%4通道耦合接收J(X+3)%4通道相位差,则J(X+1)%4通道发射相位调整N,进入步骤14;否则J(X+3)%4通道发射相位调整N,进入步骤14;
步骤25,如果J(X+2)%4通道耦合接收J(X+1)%4通道的相位差小于J(X+2)%4通道耦合接收J(X+3)%4通道相位差,则J(X+3)%4通道发射相位调整N,进入步骤14;否则JX通道发射相位调整N,进入步骤14;
步骤26,选择J1通道、J2通道、J3通道、J4通道中任意两个通道发射校准信号,剩余两个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重复步骤26分别记录接收到的耦合信号幅度,直至所有任意两个通道发射的耦合信号均被记录,进入步骤27;
步骤27,查询耦合幅度偏差最大的两个通道,更新PCUR_DIFF,如果更新后的最大幅度偏差PCUR_DIFF小于PMAX_DIFF,更新PMAX_DIFF=PCUR_DIFF,进入步骤28;否则进入步骤30;
步骤28,如果PMAX_DIFF大于K2dB,进入步骤29,否则进入步骤30;
步骤29,选择2路发射通道相位偏差最小的1路,根据理想分布相位调整N,重复步骤26~步骤28;
步骤30,重置PCUR_DIFF=0,PMAX_DIFF=K1dB;
步骤31,选择J1通道、J2通道、J3通道、J4通道中任意三个通道发射校准信号,剩余一个通道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分别记录接收到的耦合信号幅度;
步骤32,查询耦合幅度偏差最大的两个通道,更新PCUR_DIFF,如果更新后的最大幅度偏差PCUR_DIFF小于PMAX_DIFF,更新PMAX_DIFF=PCUR_DIFF,进入步骤33;否则进入步骤35;
步骤33,如果PMAX_DIFF大于K2dB,进入步骤34,否则进入步骤35;
步骤34,选择3路发射通道相位偏差最小的1路,根据理想分布相位调整N,重复步骤31~步骤33;
步骤35,将幅相校准数据存入FLASH存储器中,进入步骤36;
步骤36,校准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3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