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制热储热粮食干燥与清洁供暖联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8825.3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邢作霞;贺晓杰;李媛;姜立兵;付启桐;李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兰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1/10;F26B21/12;F26B25/00;F24D3/02;F24D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余热 回收 制热 粮食 干燥 清洁 供暖 联合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粮食干燥、清洁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制热储热粮食干燥与清洁供暖联合系统,包括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供暖装置、粮食烘干装置,其中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分别与供暖装置和粮食烘干装置连接。在非供暖季,利用固体电蓄热装置作为热源为粮食功能干装置提供热风;在供暖季时,利用固体电蓄热装置为居民供暖,提供供暖热水输出,同时提供一部分热风为粮食烘干装置提供热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干燥、清洁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制热储热粮食干燥与清洁供暖联合系统。
背景技术:
粮食干燥是粮食存储的必要环节,长期以来干燥粮食的途径主要包括自然晾晒和烘干两种方式。其中自然晾晒的方式具备无污染、无能耗的优点,缺点主要是效率低、环境影响大;现有的粮食烘干热源有燃煤、热泵、太阳能等。利用煤炭进行粮食烘干,价格低廉,但是存在的缺点是需要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硫、氮和粉尘等物质严重污染环境,且其烘干品质不高。热泵对周围环境温度要求高,不耐寒,不利于北方地区粮食烘干。太阳能作为热源,清洁环保、效率高、寿命长,但其占地面积大、对光照依赖性强,不能全国推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制热储热的粮食干燥与清洁供暖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烘干方式存在的能源消耗大、空气污染严重、烘干效率低,现有的固体电蓄热装置用途单一、非供暖季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方案:
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制热储热粮食干燥与清洁供暖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供暖装置和粮食烘干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与粮食烘干装置通过烘干风道连接,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中的气-水换热器与供暖装置中的水箱连接。
所述粮食烘干装置中,第一送风机与温度调节装置通过冷风管道连接,所述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第一引风机、温度调节装置、第二引风机、粮食烘干塔通过烘干风道依次相连;空气预热器包括空气侧、烟气侧,所述粮食烘干塔包括预热段、干燥段、冷却段,所述预热段、干燥段、冷却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第二引风机连接干燥段,废气风道连接干燥段和烟气侧进风口,第三引风机连接烟气侧出风口,烟气侧与第三引风机连接处设有滤网;第一低温风道连接预热段和空气侧出风口,空气侧进风口连接第二送风机。
所述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中,高温风道连接固体蓄热炉的上出风口与气-水换热器的进风口,第二低温风道依次连接气-水换热器出风口、循环风机、固体蓄热炉进风口,形成风道循环;第二低温风道末端通过第一挡板装设有气孔,固体蓄热炉的下出风口与第一引风机通过烘干风道连接,两者之间设有第三挡板;第二低温风道通过第二挡板装有与烘干风道连接的支管。
所述供暖装置中,软化水箱的进水口与软化水系统连接,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一补水泵、第二补水泵与水箱的补水口连接;水箱的进水口与气-水换热器连接,水箱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与供暖管网连接。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采用Y型交错风道接入;所述Y型风道分为冷风端、低温端、混风端,其中冷风端连接冷风管道,低温端和混风端接入烘干风道;冷风端设置有第一调节阀,低温端设置有第二调节阀,且第二调节阀始终保持全开状态。
所述供暖装置中第一循环泵为主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为备用循环泵;第一补水泵为主补水泵,第二补水泵为备用补水泵。
固体蓄热炉炉内、进风口、出风口安装温度传感器;循环泵进、出水管口设有温度传感器;Y型风道外部设有包裹保温层。
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兰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兰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酱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压机进出料系统